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一些常用的器具,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器具。 ◎学习重点: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阅读课本“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载玻片擦洗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用镊子夹取叶的 。 4.浸———把材料浸入 的水滴中。 5.展——— 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 ,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7.染———把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知识点二 其他常用的实验器具 阅读课本中“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器具有 等。 2.实验中常用的解剖器具有 等。 3.在小学的科学课中你曾使用的计量器具有 、天平等。 4.可以用来加热的器具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知识点三 使用实验器具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解剖器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 。 【答案】知识点一 3.下表皮 4.载玻片中央 5.展平 6.水滴 7.碘液 知识点二 1.放大镜 2.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量筒 知识点三 1.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2.清理工作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制作临时玻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擦拭载玻片 (2)滴多少水合适 (3)为什么要展平材料 (4)为什么取放盖玻片时要小心 (5)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 (6)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时,如何解决 ①视野里看到的物像为什么漆黑一片 ②如何区分气泡和细胞 ③盖盖玻片时容易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答案】任务驱动 (1)清洁好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需用细软布(如清洁的纱布)擦干。其方法是擦拭载玻片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着其短边的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清洁的纱布沿长边往返,在上下两面同时轻轻擦拭。 (2)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宜,约1~2滴。如滴多了而载玻片又倾斜,则水很容易流满载玻片。 (3)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展开,不重叠,利于观察。 (4)因为盖玻片小而薄,不小心就容易破碎。 (5)使细胞的结构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6)①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以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漆黑。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②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则不具有这些特征。 ③放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的边缘,待水完全接触该边缘后,再轻而缓慢地放下盖玻片,由于盖玻片下的空气已经让水排挤掉了,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许多气泡。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