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123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同步练习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40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2.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 3.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迁都洛阳 C.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D.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D.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5.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主持人持有右图所示的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洛神赋图》(摹本局部),那么这幅名画真迹的作者应该是:( )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张择端 D.吴道子 6.下图所示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 A.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一位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需要实行外科手术,下列人物可能为他医治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郦道元 D.孙思邈 8.《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 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10.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11.“闻听襄阳事,每欲到襄阳,”被称为“三国头,三国尾”的襄阳市三国文化资源丰富。下列三国典故没有发生在襄阳的是( ) A.三顾茅庐 B.水淹七军 C.刮骨疗毒 D.舌战群儒 12.“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1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胡人汉服”成为社会时尚。这主要得益于改革中( ) A.实行了均田制 B. 迁都洛阳 C. 实行汉化政策 D. 整顿吏治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叙述中明显错误的是 A.秦朝兵马俑艺术明显具有佛教艺术特点 B.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被封建统治者利用 C.龙门和云冈石窟都吸收了佛教艺术特点 D.东晋顾恺之绘画艺术中有佛教题材画作 15.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代表作是 A.《齐民要术》 B.《缀术》 C.《九章算术》 D.《水经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