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18741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1459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2课 何草不黄《诗经·小雅》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 何草不玄 ?何人不矜 (读如“官”)?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匪(读如“非”)兕(读如“似”)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 (读如“鹏”)者狐,率彼幽 草。有栈之车 ,行彼周道。 1.何人不将 经营四方:大意为,有谁不远役,为了国家奔波四方。将,行役。2.玄:赤黑色。这里指即将枯死。3.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4.独为匪民:独征夫们不是民。这里指行役者过得艰辛,像那些比民更低贱的阶层,如流民、奴隶等。5.匪兕匪虎 率彼旷野:大意为,我们不是那野兽,却奔波于旷野。兕,野牛。率,循。6.芃:兽毛蓬松貌。7.幽:深。8.栈车:竹木条横排编成的轻便之车,这里指役车。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目录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壹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贰 孔子和老子 叁 百家争鸣 肆 大动乱 大变革 大思想 大争鸣 壹 大动乱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历史背景 周室东迁 东周开始,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诸侯纷争开始。 郑国首霸 周郑交恶,“中王肩”,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 华夏民族之发展 诸侯的纷争,带来了各民族的进一步交融,进而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发展 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这实际代表了什么? 春秋五霸 诸侯争霸与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取代周室东迁所带来的权力真空。大诸侯国扩张,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统称为“春秋五霸”。 其中,齐国、晋国等中原大国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实则僭越礼法,为称霸一时,而楚国、越国、吴国以问鼎中原为目标。 春秋 孔子编纂鲁国国史《春秋》得名 战国 西汉刘向编录《战国策》得名 东周 思考: 1.春秋五霸是哪些人,评价依据是什么? 2.周王与春秋五霸的关系? 从春秋到战国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表现: 三家分晋 晋政多门变为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田氏取代姜氏,大小斗与人心向背 各诸侯国竞相纷争,形成了“战国七雄”,各国国君在战国初年纷纷称王 公元前256年,秦吞并周王室 由此,战国时代的秩序彻底取代了春秋时代的秩序 史料研读 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放效,後生師之,遂相吞滅,並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乘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貪饕無恥,競進無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 ———(西漢)劉向《<戰國策>書錄》 刘向是怎么认为中国历史从春秋时代转向战国时代的?他认为战国时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 赵、魏、秦 战国七雄 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军事贵族与县、郡的建制、卿大夫掌握部分诸侯国的实权 徐州相王、五王互尊、齐秦二帝 周王朝传统政治秩序(分封制)完全被破坏 公元前256年,秦并周王室 卜世三十、卜年八百 在德不在? 壹 贰 叁 在德不在? 《左传》昭公三年载晋叔向与齐晏子之间的对话,晏子日:“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叔向日:“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怕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两人对于本国君主的失政已经确信不移,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失民。《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赵简子与史墨探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赵简子与史墨回答是:“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