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19384

教科版八下11.4机械效率(第1课时) 课件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094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科,八下,11.4,机械,效率,1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1.4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机械效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 教科版 第1课时 机械效率 课时计划 课时划分说明:本节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共有三个主题: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认识机械效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第二课时一共有两个主题: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3. 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能运用滑轮组的几个推导公式计算。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2.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第1课时 机械效率 1. 做功的两个要素: 2. 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W = Fs 3. 功的原理: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回顾 温故知新 例题:通过一动滑轮用60N的拉力提起重为100N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m。(摩擦、绳重忽略不计) (1)拉力做多少功?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2) W手提=G·h=100N×2m=200J 思考:为什么用机械做的功大于直接用手提做的功呢? 解: (1) S=2h=2×2m=4m W用机械=F·S=60N×4m=240J W用机械 > W手提 例题引入 课堂引入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 W有用+W额外 有用功 (W有用):机械对外做的功。 额外功 (W额外):被机械自身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所做的功。 提升勾码: (有用功) 提升动滑轮: (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物理观念 【例题1】当你用桶从井中提水时,你对桶做的功是  额外功  ;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桶里带着一些水,这时你对桶做的功是  有用功  ,对水做的功是  额外功  。(均选填“总功”“额外功”或“有用功”) 额外功 有用功 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典型例题 如果让你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你选哪种方法? 哪种办法最好, 哪种办法最不好?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观察思考 人提沙子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克服自重做功 (有用功) (额外功) (额外功) W有用=G沙子·h=100N×6m=600J W额外=(G人+G桶)·h=(400+20)N×6m=2520J 如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观察思考 人拉滑轮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有用功) (额外功) (额外功) W有用=G沙子·h=100N×6m=600J W额外=(G桶+G滑轮)·h =(20+10)N×6m=180J 如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观察思考 人拉滑轮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口袋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有用功) (额外功) (额外功) W有用=G沙子·h=100N×6m=600J W额外=(G口袋+G滑轮)·h =(5+10)N×6m=90J 如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观察思考 做功方式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桶状,手提上楼 桶状,动滑轮吊运 袋装,动滑轮吊运 2520J 180J 90J 600J 600J 600J 3120J 780J 690J 第3种方法额外功最少,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最大,所以最好! 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η)。 2.公式: 19.2% 76.9% 88.2% 3.意义:表示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是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哪种办法最好? 二、机械效率 物理观念 【例题2】某机械的机械效率是75%,这说明使用这一装置做功( ) A.总功是额外功的3倍 B.有用功是额外功的3倍 C.总功是有用功的3倍 D.额外功占总功的3/4倍 B 二、机械效率 典型例题 特点: ①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② 机械效率总小于1。(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 ③ 机械效率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 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性能越好; 注意:机械效率高低不能说明做有用功多少; 机械效率高低与做功多少, 功率大小, 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