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5021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等五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表格式)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18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首,统编,下册,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学习并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关注意象”“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 初步了解登高抒怀诗的特点,感受诗言志的共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能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关注意象”“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知人论世”研读诗歌。 2.能在比较阅读中,初步了解登高诗的特点和诗言志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巍巍中华处处是美丽风光,这个假期,同学们寻访了祖国的山川湖海,肯定和好友们分享了不少旅途中的美好见闻吧。古人也喜欢亲近山水,倘若他们生活在现代,也会借助微信与友人分享生活。看———这就是王安石发来的朋友圈!(见PPT3) 二、学习任务群 (一)朗读诗歌———初感知 1.让我们跟着音频一起来朗读诗歌吧。(播放音频)(见PPT4) (二)为诗配图———赏其景 2.同学们,这儿有三幅风景图,你觉得哪一幅图片与王安石朋友圈发的诗歌最为匹配,结合诗句,说明理由。(见PPT5) 图 1 讨论可知,图片中是一座高塔,诗句中也提到了“千寻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之塔,可想而知应是高耸入云的,正因为塔高,故在塔上可以看见“日升”,太阳升起来、光芒四射的画面,充满了朝气蓬勃之感。(见PPT6) B图和古诗相匹配。图片中诗人正站在山的最高处,俯瞰山下的景色,尽管浮云层层叠叠,好似遮挡了视线,可遮挡不住登高望远的诗人,更抵抗不住诗人内心的汹涌澎湃。这样宏大的氛围和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势两相符合。(见PPT7) C图和古诗不匹配。从图片中可知,景物是花草树木、房屋流水,视野也是平视而非俯瞰,和《登飞来峰》毫无相似之处。(见PPT8) 同学们在讨论中都抓住了诗句中景物的特点,关注了“千寻塔”“日升”“浮云”等意象。那意象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敏锐地发现,意象不仅仅是景物,更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例如“浮云”,自然界中漂浮着的云总会遮挡前路,像极了那阻碍诗人奋斗前行的小人,所谓“虬龙鸾凤,依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古代诗歌中的“浮云”便带有了贬义色彩,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那么“千寻塔”呢?塔本身就是一层一层往上,有着“节节高”的吉祥意味;再加上“千寻”的高度,更显得它高高在上,令人仰慕,有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那么“日升”呢呢?太阳本就因其光芒万丈,被视为“光明”“希望”的象征,而升起来的动态过程更凸显着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正在到来。 小结:关注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再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见PPT9) (三)为图着色———品其情 3.我们已为王安石的朋友圈找到了匹配的风景照,可惜灰白的图片未免太过单调,可否试着为图片着上色彩呢。结合小贴士,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讨论。(见PPT10) 图 2 相信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能做到: 1.在限定时间(3分钟小组活动时间)内全员参与、展开讨论、动笔记录。 2.组内的记录汇报员需在《学习任务单》上进行记录,并代表小组上台汇报。每组发言时间需控制在2分钟内。(见PPT11) 通过讨论,第一小组认为A图是暖色调的,(再点击)“千寻塔”气势之高峻,一声“鸡鸣”声音之洪亮,“日升”时色彩之明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朝气蓬勃的氛围,给人以积极、热烈之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安石内心的远大抱负和无畏之情。(见PPT12) 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激昂的语气读出景色的朝气蓬勃和诗人潜藏其中的无畏之情呢?(教师范读) 像这样,借蓬勃之景抒发无畏之情的手法称之为“借景抒情”。(见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