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60488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粤教粤科版)第8课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74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8课,显微镜,工具,观察,2023-2024
  • cover
8.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2.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组成,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法。 3.能用文字、图画等不同形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倍数的物镜观察植物玻片标本,并能进行科学的描述。 难点:能规范使用显微镜,并尝试用文字、图画等不同形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提问: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光学显微镜的人是谁吗? 解释: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荷兰眼镜商———亚斯·詹森,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虎克,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微镜越来越精密。种类也越来越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显微镜。 新知探索 活动 1认识显微镜 讲述: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媒体:出示光学显微镜图片。结合书本P18页资料,观察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名称。 任务:认识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活动:分小组观察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 汇报: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光学显微镜通常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 主要包括目镜、物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和反光镜等部件。 介绍:借助多媒体,结合实物和图片介绍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个部分的作用。 讲述: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后,大家可能迫不及待地想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但是,光学显微镜是精密的仪器,只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的性能。 活动 2 怎样使用显微镜 问题: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怎样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请你仔细阅读书本P19页资料,学习使用显微镜。 演示:教师边演示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讲述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按照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过程,规范使用。 1.取镜。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2.安放。保持镜体直立,将其平稳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 3.对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4.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装片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5.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装片。 左眼朝目镜内注视,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图像大致清晰;再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 6.收镜。实验后,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收回镜箱中。 强调注意事项:1.取用和放置时显微镜,必须一手握持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保持镜身直立,切不可用一只手倾斜提携,防止摔落目镜。2.要轻取轻放,以免摔坏显微镜,放时使镜臂朝向自己,距桌边约7厘米处。3.观察时,避免直射阳光,以免灼伤眼睛。4.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片,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因为低倍物镜观察范围大,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细观察的部位;6.不要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沾污;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上述的步骤进行操作,观察永久生物装片。 巡视:不断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