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60544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18课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9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
  • cover
18.《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物与非生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生物的特征》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旨在通过课前任务卡搜集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为课堂探究做知识和材料准备。通过观察石头与小草,什么会慢慢长大?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进一步通过比较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发现?深入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点以及生物的相同点。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搜集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目的是课前引导学生搜集动植物的图片,通过图片的观察,增加学生对动植物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 “石头与小草,什么会慢慢长大?”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大树、小草是否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知道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是非生物。活动二:“比较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图片,找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再通过判断机器人、生石花、钟乳石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从而知道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呼吸,对刺激有反应等。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利用课上所学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寻找生活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从具有生命的人迁移到思考石头、大树、小草的生命状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生活中,学生对身边有生命的物体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对生命的特点有简单了解。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技能方面,学生对观察比较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生物和非生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2.能通过对比观察,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生物与非生物的探究兴趣。 2.具有珍爱生命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身边常见动物、植物的图片、玩具小狗、塑料花等。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观看《冰雪奇缘》中的石精,谈话:现实生活中的石头有生命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物与非生物。(板书课题:生物与非生物)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石头与小草,哪个会慢慢长大? 1.思考:小草与石头相比,有什么不同点吗? 观看小草生长和北国石海的视频,然后进行对比。 2.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小草是有生命的,属于生物。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属于非生物。 活动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你有什么发现? 1. 播放狗狗生长视频和两只玩具狗的图片,对比观察,你认为小狗与玩具狗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结小狗与玩具狗的不同。 3.播放鲜花的视频,与塑料花的图片进行对比,有什么发现? 4. 小组讨论,小结鲜花与塑料花的不同。 5.汇报交流,梳理完成表格。 6.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像植物、动物这样的生物一般有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呼吸,对刺激有反应等特征。 6.出示图片:机器人、生石花、溶洞中的钟乳石,思考:它们都是生物吗? 7.小组讨论:这些图片上的物体都是生物吗,理由是什么? 8.播放生物和非生物的视频,加深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巩固练习 我会填 1.小草是有生命的,属于( )。石头是没有生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