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63031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共75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6534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文本
  • cover
(课件网) 信息类文本阅读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 重巩固·强突破·全面促提升 研真题·明考向·知晓考查点 九省联考及近三年(2021-2023年)新高考Ⅰ卷客观题设题的方式 2023,2022年高考 信息类文本主观题考情分析 2021、2020高考 信息类文本主观题考情分析 教考衔接 温旧知·牢记忆·巩固知识网 教考衔接 知识回扣 第一步:先读标题,预测内容。标题或出处往往可以提炼概括出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快速弄清文本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圈点标注,研读文本。抓住两类关键词句。一类是点明观点的关键词句,这样的词句有标题、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及其他能揭示文意的词语、句子,一般置于文首、文尾或段首、段尾。另一类是层次标志性词句,如过渡词句。 会读文 需要标注关键词 类型 示例 范围、程度、频率词 “全”“都”“一些”“所有”“更”“极”“比较”“通常”“偶尔”等 时态词 “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等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肯否词 “一定”“必定”“的确”“有”“没有”“无”“无非”“防止”“禁止”等 关联词 “因为”“所以”“如果”“只要……就……”“只有……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不是……而是……”“虽然……但是……”等 顺序词、总结词、概念词 顺序词:“首先”“此外”“同时”“第一”等。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等。概念词:文中反复出现的概念词语 第三步:提炼段意,整体把握。议论文的论证部分段落较多,应思考它们之间是不是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在概括出段意的基础上,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 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客观题) 解答筛选文中文字信息题3步骤 设错 手段 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识别 技巧 要识别“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原文中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原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掌握八大命题陷阱———1.张冠李戴 考查角度一 筛选文中文字信息 设错 手段 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主要采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方式,从而影响考生做出判断 识别 技巧 要识别“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2.以偏概全 设错 手段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词或说法,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识别 技巧 要识别“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看选项是否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3.曲解文意 设错 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即原文中并无此意,是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而凭空捏造出的某种意思 识别 技巧 要识别“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4.无中生有 设错 手段 有两种情况:因果颠倒(把“因”当成“果”或把“果”当成“因”),强加因果(两句话没有因果关系而选项故意说成有因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