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列子》 一、课文助读 【文题解读】《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杞,周朝诸侯国。忧天,指有朝一日会天坠地崩而自己将无处存身。“杞人忧天”现为成语,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题目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作家作品】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人称列子。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是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其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今本已非原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于故事之中,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 【写作背景】《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智慧和启示。《列子》中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二、课文解析 原文 参考译文 赏析与理解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4.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其人曰:“奈地坏何?” 6.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7.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踩踏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见他不再忧虑,也非常高兴。 ●内容理解 分析文中的杞人为什么会有天崩地陷而自己无处可居的可笑想法。 【答案】①杞人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和经验,他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因而担心它碎裂崩塌;②他忽视了祖祖辈辈积累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而操心。 ●写作手法 分析在对话中写杞人反复提出疑问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说明他内心忧虑重重;②照应文中的“废寝食”。 ●内容理解 1.分析文中两个“喜”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①前一个“喜”字写杞人明白道理、解除忧虑后的喜悦之情。②后一个“喜”字写开导他的人为自己能说服杞人,解除杞人的忧虑而高兴。 2.“杞人忧天”的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 【答案】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寓意 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崩地裂,身无所寄,以致寝食不安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情瞎担心。 写作 特色 1.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鲜明。 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全文仅一百余字,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而且描绘了两个人物:忧心忡忡、无法释怀的杞人和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晓之者”。文章语言描写精当,将人物刻画得生动可感。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