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7180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 》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374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应用的内容 用比例解决问题(1) 目录 教材内容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3 教法、学法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6 1、说课内容 《用比例解决问题(1)》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单元比例的应用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际情境中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比例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这些比例尺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材还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说教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方法,对比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实际问题中比例尺的识别和处理不够熟练。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方法,逐步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说学生 1 2 教学目标 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重、难点 教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 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 学法: 要求学生则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主动获取所需的新知。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猜想探究 得出结论 实践应用 巩固强化 课堂小结 9 一、新课导入 1.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 (1)购买教材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成正比例关系 不成比例 成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定量,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 (一定) 二、探究新知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40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 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5 阅读与理解 用水吨数 水费 张阿姨 8t 40元 李奶奶 10t ?元 方法一: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10t水多少钱。 40÷8=5(元) 分析与解答 10×5=50(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50元。 还有其他解答方法吗? 方法二: 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一定,所以( )和( )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两家的( )和( )的( )相等。 每吨水的价钱 水费 用水吨数 水费 用水吨数 比值 用水吨数 水费 张阿姨 8t 40元 李奶奶 10t ?元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x 元。 = 8 40 x 10 x= 40×10 8 x=50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50元。 用水吨数 水费 张阿姨 8t 40元 李奶奶 10t ?元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不变量,判断题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 (2)找出两组相对应的数并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 (3)解比例。 (4)检验并写答。 回顾与反思 王爷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60元,他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解:设王爷爷家上个月用了x 吨水。 = 8 40 x 60 x = 12 答:王爷爷家上个月用了12吨水。 用水吨数 水费 张阿姨 8t 40元 王爷爷 ?t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