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83103

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 课件(共41张PPT)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8761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七年级,美术,初中,美版,4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 画家乡的风景 ———风景画的透视 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小结:广阔的内蒙古草原,水平线和透视线的运用表现了原野的开阔和纵深感。 草原的路(油画)朝戈 思考:看看两张表现原作画面结构的简图,你觉得使画面产生前后空间感觉的秘密是什么? 水平线 透视线 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向远方延伸 构成路的斜线消失于地平线上,加强了空间的深远感 如果将图中的斜线改为直线,有什么变化?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是指在60°视域中,观察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侧六个面,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另一个面与画面垂直,顶面与底面的四条平行棱线相交于视平线上同一消失点(中心点)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视平线是由你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的高度决定的,它是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而透视就是因我们的眼睛与物体的高度不同而决定的。 仰视 平视 俯视 视平线 村道 风景画的透视 透视是一门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规律的学科。在绘画中,艺术家借助透视学的知识,来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问题。基本的方法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风景画中可以概括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等规律。 母亲的湖(油画)朝戈 消失点(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视平线:与眼睛的视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 它是通过心点所做的一条水平线。 找一找 根据图示找出视平线,消失线,消失点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找一找 平行透视有哪些规律? 根据图例中的摄影作品,描绘画面中的透视关系。找出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 观察与探究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近实远虚 平行透视规律: 街景绘画步骤 第一步:定好视平线、消失点之后,画出街道的主要消失线。 第二步:动笔画时遵循先大后小的顺序,用几何体正面概括出主要建筑、门窗等,分别连接它们的消失线。 第三步:截取厚度,画出建筑的基础几何体。 第四步:截取厚度,确定好基础几何体,进一步刻画墙面、地面、门窗。 第五步:添加街灯、路牌等其他细节。 第六步:最后再加上房间的灵魂植物就好。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称“成角透视”,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往纵深平行的两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立面的垂直棱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 马鹏框架的几条边,分别交汇于左右两个消失点。 风景画的透视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分别在视平线的两端。 消失线永远向消失点消失,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 垂直线永远垂直,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 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又叫“倾斜透视”,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消失点 。物体没有任何一条边缘线或面与画面平行,成倾斜角度 ,通常见于俯视和仰视。 透视规律是: 近低远高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上方的天点。 近高远低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下方的地点。 圆经透视变形后其形状为椭圆形。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直的圆,位置越接近视平线,其透视缩形变化越大;位置越接近中线,其透视缩形变化越大;与画面平行的圆,无论远近,都保持圆形,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 圆形透视 1.风景画的取景范围宜小不宜大。 2.风景画要求严格的透视规律。 3.风景画的构图要适宜。 4.风景画要注意画面虚实关系。 5.风景画要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构图要求 C形构图:拉开前后空间,使画面有种蜿蜒悠远的效果 十字构图:具有支撑感和力量感,同时具有形式感 S形构图:拉开前后空间感,使画面有蜿蜒悠远的效果 对角线构图:强调街道,建筑,马路的强烈空间感 一字构图:宁静平和,色块分割明确,突出中景 黄金分割构图:强调画面近、中、远景的分配 物体遮挡关系 前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