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86302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期末培优专项训练4 细菌和真菌(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898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解析,原卷版,真菌,细菌,训练
    专题04 细菌和真菌 专项培优训练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难度系数:0.50 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 1.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三者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对各相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 D.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答案】D 【分析】果酒使用的菌种分别为酵母菌,属于真菌,条件适宜温度为18~25℃,无氧.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适宜温度为30~35℃,需要持续通入氧气.腐乳制备的菌种是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一定湿度 【详解】A.甲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乙醋酸菌属于细菌,也是单细胞的生物,丙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因此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 B.甲酵母菌属于真菌,丙霉菌也属于真菌,真菌是真核生物,因此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乙醋酸菌、丙霉菌,都是需氧菌,因此,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C正确。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需温度分别为18~25℃、30~35℃和15~18℃,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 B.曲霉菌 C.乳酸菌 D.酵母菌 【答案】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制酱要用到曲霉。 【详解】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3.米酒是我国传统的特色饮品,用鲜酵母和熟的糯米饭酿制。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尝试米酒的制作,并检测葡萄糖和酒精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米酒是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 B.米酒中的酒精来自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食用口味甜、酒味浓的米酒最佳时间为制作后第3天 D.在米酒制作过程中,若持续提供充足的氧气,酒精含量将不会上升 【答案】C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A.米酒是我国传统的特色饮品,用鲜酵母和熟的糯米饭酿制。因此,米酒是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A正确。 B.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米酒中的酒精来自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正确。 C.结合曲线图可知,在第5天葡萄糖含量高,酒精含量也较高,这段时间内品尝米酒会感到口味甜,酒味浓,C错误。 D.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酒精。因此,在米酒制作过程中,若持续提供充足的氧气,酒精含量将不会上升,D正确。 故选C。 4.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 A.食醋———醋酸菌 B.面包———酵母菌 C.酱———霉菌 D.米酒———乳酸菌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