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看不见的运动 【课时衔接】 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 或 组成的,分子有不同的种类,物质所含分子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 。 2.(分子的大小)把分子看成球体,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 m,合 nm,如果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 个分子。 【基础通关】 3.当分子间相距为10-10 m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 m时,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 m时, 力起主要作用。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麦浪起伏 B.尘土飞扬 C.花香四溢 D.大雪纷飞 5.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表明 (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6.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把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进入约1 mm。这个实验说明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7.如图所示,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静置多日后可以看到 。这个现象说明 。 8.教材变式练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杯。 (2)该实验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物体的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素养提升】 9.科学工作者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 )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10.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在空调房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比用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1.同学们做作业时,有时会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12.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图乙打开香水瓶盖,很快就闻到香水的香味,说明: 。 (3)如图丙,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 。 1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面的瓶子,下面的瓶子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个瓶子的颜色均匀。 (1)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作扩散现象。 (2)小阳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这样做既能表明上述观点,还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小阳的建议 (选填“能”或“不能”)采纳,因为 。 (3)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利,有时又对人们有害,请你分别列举生活中关于扩散现象有利和有害的实例。 有利: 。 有害: 。 参考答案 1.分子 原子 不同 2.0.1 1016 3.斥 引 4.C 5.A 6.B 7.界面模糊不清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