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99049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6672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烛之,武退秦,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 ———玩味琢磨见真“义” ·“春秋三传”: 《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其书 ·“春秋左氏传”: 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而年辈稍晚。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其人 ·孔子作《春秋》 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推广“仁政”,68岁回到鲁国,退而著《春秋》,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仲尼厄而作《春秋》”句,亚圣孟子说,“世衰道微……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其法 ·“春秋笔法” 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作为《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是否也渗透了孔子的“仁义礼信”的思想?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圈画出和“仁义礼信”有关的内容,思考作者蕴含其中的立场和价值观,及时把阅读过程中的发现或感想写在课文旁。课上将批注内容进行交流。 课堂任务 任务一 火眼金睛看清“利” PART ONE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说退秦师 第4段:晋军撤退 梳理: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1.文章以“无礼”一事起,以“不仁”之理收。请从“仁义礼信”的角度点评首尾两端。 点评欣赏 首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尾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点评欣赏 首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思考:①战争之“礼”:“无礼”为什么就要上升到发动战争?“无礼于晋”为什么秦国要参与战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②称呼之“礼”:书上注释也好,后世之人常称呼的是“晋文公”“秦穆公”,这里为何是“晋侯、秦伯”? 点评欣赏 首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明确:①“无礼”:晋国,一雪个人耻辱的需要,也是国家需要。秦国,一是秦晋关系,二是争霸天下的机会。 表面说“礼”,实则为“利”。 ②“晋侯、秦伯”:周天子时的封号,表明欲借《春秋》以正名、恢复周礼的意图。 点评欣赏 尾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思考:晋侯对秦伯的称呼“夫人”有“礼”吗?如何评价晋文公最后的“去之”? 点评欣赏 尾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明确:①“夫人”可以看出晋侯此时的愤懑,但仍能理性分析局势,不予进兵。 ②“去之”:退兵理由不离仁义,与出兵讨伐“无礼”的理由一样,表现出了风度。 2.“从之”郑伯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听从了对一个陌生人的推荐?“许之。”烛之武为什么在拒绝之后又同意了?孔子说:“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试从这个角度分析原因。 点评欣赏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明确:郑伯宽广的胸襟、对佚之狐的信任。以“礼”相待,以家国利害之“理”劝说。。 点评欣赏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