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2213

辅导个案 意向性会谈在初中生拒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日期:2024-05-08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137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辅导,个案,意向性,会谈,初中生,拒学
  • cover
辅导个案 | 意向性会谈在初中生拒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拒学行为形成的诱因复杂,已成为学生潜意识逃避现实问题的一种不具适应性的应对方式,意向性会谈强调面对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反应,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对问题的认知空间,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更恰当更有用的应对方式。通过意向性会谈,对一名拒绝返学一周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认识拒学行为对自身的意义,发掘相对于拒学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提升学生的选择面和希望感,最终该生成功返校。 01 拒学行为与意向性会谈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拒学行为的诱因更加复杂,包括沉迷电子产品、学习焦虑、校园欺凌等,拒学行为已成为孩子逃避困扰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早期应及时干预,帮助其澄清要面对的真正问题,探索出新的应对方式,激发动力,重新返回校园。 意向性会谈是一种谈话策略,它关注在个体身上多少种潜在的反应是有用的,它认为当事人只是暂时陷在消极的故事中,会谈的任务之一就是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性力量,让个体有能力去行动,从一系列可以选择的行动中作出选择,对变化的生活环境作出反应。一次完整的意向性会谈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五个步骤:(1) 开始会谈;(2) 搜集信息,并关注正面优点;(3)制定共同的目标;(4)工作;(5)结束———一般化并按新的故事行动。本文将通过一则个案来阐述意向性会谈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02 个案介绍 小烨(化名),男,初二学生,有一个大一岁同年级的姐姐。性格较内向,长相标致,为人彬彬有礼。小烨在第一学期开学一周后拒绝返校,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周,家人十分无奈。据父母反映,孩子上初中后就不愿跟家人交流。暑假期间也长期不回家,父母说他是跟小学同学一起,但从不知他具体参与什么活动,孩子也不向家里要钱。姐姐曾尝试鼓励小烨,但他并不领情,态度冷漠。班主任也多次家访,然而孩子也是三缄其口,不愿交谈。 据第一周课堂观察和班主任关注发现,小烨的行为表现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也无自伤史和自伤行为,家长描述在家时只要不提返校则一切正常。因此评估孩子面对的问题是一般的情绪问题,可尝试通过会谈解决。鉴于小烨目前拒绝返学的态度坚决,不愿与家人、班主任交流,心理教师决定以共同探讨、打破其成长困局为理由,并强调不干预其决定,要求家长和班主任对谈话内容保密,尝试与孩子进行会谈,最终小烨同意与心理教师面谈一次。 03 辅导过程 (一)开始会谈:建立同盟关系 好的关系可以让当事人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困扰,进行自我探索。当心理教师了解到小烨的情况时,小烨已经拒学一周,但开学后是自愿返校的,因此判断小烨在这一周之内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并使用拒学行为来应对。见面时小烨半侧着身子,不敢正视老师,由此,在会谈开始心理老师特意强调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给予孩子安全的心理信号,并通过非言语行为,如见面时轻拍肩膀、递温水拉近师生距离。心理老师以半开放式地提问,“听说你已经一周没回来了,上次在你们班上课也没见到你,是发生什么了吗?”尝试打开其话匣子。沉默片刻后,小烨开始阐述故事。 (二)搜集信息:引出故事,分析问题并关注正面优点 该阶段需要充分地倾听,并运用具体化、例外提问和关于积极询问的反馈等技术帮助学生叙述故事,使其得以宣泄。同时,老师一方面需要对拒学行为的诱因、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整理;另一方面,也需关注其正面优点,发掘潜在的有用反应。小烨讲述自己在班级里总是会遭到某些同学的挑衅和辱骂。 师:听起来,你在班里的遭遇挺糟糕的,你很委屈。他们会怎么对待你?可以举例子说说吗? 小烨:比如在教室和宿舍里会无缘无故对我说一些不文明的话,做一些很滑稽又有挑衅意味的行为,让我很不爽。 师:你用了很不爽这个词,说明确实很影响你的情绪。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