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12240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821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题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主备人 审核人 参与备课人员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024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 1.了解《左传》相关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疏通并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归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4.揣摩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5.探究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原因。 6.体会《左传》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归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揣摩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原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 教 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集体备课终稿过程 二次备课(根据班级学情修订终稿记录)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敌军压境的情况下,假如你是郑国的一个“士”,郑国国君派你去游说敌方盟国国君,使其放弃对郑国的围攻。你会如何游说秦国国君? 环节二:学习目标 1.自学《高考调研》27-28页“助学知识”能归纳《左传》相关知识。 2.结合注释,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1、2段。 环节三:新课讲解 热身活动一:1.自学检测 文学常识检测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又名_____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 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所著,主要记载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 》《 》并称为“春秋三传”。 2.自读课文 检测:读准下列汉字读音 函(hán)陵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缒(zhuì) 阙quē)秦 朝(zhāo) 戍(shù)之 逢(páng)孙 微夫(fú)夫人之力 3.解题 烛之武:考城人,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退:劝退,使……撤退 师:军队 活动二:全文朗读,梳理概括文本 1.文章的叙事脉络是怎样的?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劝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2.请用成语概括文中所说郑国面临的形势 从军事力量上看: 从情势上看: 从地理上看: 活动三:朗读疏通课文 要求: (1)朗读语段,解释标红词语,翻译划线句子,有特殊语法现象,需指明。 (2)轮流作答,全班订正,评价评比。 1.朗读课文第一段,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指出画横线句子句式。 烛之武退(使动,使……撤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状语后置】,且(并且)贰(数词做动词,从属二主)于(介词,对)楚也。晋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 ◆思考晋、秦围郑的原因?有何作用? 明确:晋国:无礼于晋;贰于楚 秦国:“秦晋之好”;秦的扩张野心 作用:交代事件的起因,围郑的原因以及两军驻地的不同,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烛之武说退秦军的有利条件。 2.朗读课文第二段,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指出画横线句子句式。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状语后置】:“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取独)壮(壮年)也,犹(尚且)不如(及,比得上)人;今老矣,无能为(做)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连词表顺承,才)求子,是(指示代词,这)寡人(诸侯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之(助词,的)过(过错)也【“……也”,判断句】。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许(答应)之。 课文前两段讲述了什么?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环节四:课堂小结 第一段:开端 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原因是1.无礼于晋2.贰于楚;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