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4544

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7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1.《沁园春 长沙 》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鹰击长空,鱼 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 的我走了,正如我 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 的姑娘。 A.游 轻轻 轻轻 忧愁 B.翔 轻轻 轻轻 愁怨 C.游 轻轻 悄悄 愁怨 D.翔 轻轻 轻轻 忧愁 2.阅读下面的文段,在文后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词语。 中华千秋诗词里群星璀璨,高峰林立,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被网民排为第一名,无可争议地雄踞群峰之巅。毛泽东这首咏雪词脱尽前人窠臼,词出新意,意焕新彩,实乃“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大气包举祖国万里江山和中华悠久历史,其技艺之高超也是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连东坡、稼轩均屈居其下。该词在重庆谈判期间,似春雷震响,一石千浪,波及全国,影响世界,这是非李杜苏辛任何诗词作品可以比拟的。 这段文字从 和 两个方面给予《沁园春·雪》以高度评价,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词的艺术价值。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 (2)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 《劝学》 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4)《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的“ , ”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短歌行》中“ , ”两句写诗人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诉说往日情谊。 (3)《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立”以下几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下阕先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早期革命生活的想象。而一个“忆”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铺叙。 C.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铺垫了气氛。然后,诗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D.最后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6.“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