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一、填空题(22分) 1.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__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氧气本身不燃烧,但能_____。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制化肥的气体是_____。 5.干冰是_____的二氧化碳。常作为制冷剂制造舞台烟雾,保鲜食品等。 6.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将燃烧物与周围空气_____,从而造成燃烧物_____熄灭而起到灭火作用,因此不宜在_____时使用。 7.空气污染对我们人类的_____和动植物的_____都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二、选择题(24分) 1.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增加了很多对人、动物、植物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 )。 A.空气被污染了 B.空气成分更丰富了 C.空气不存在了 2.“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3.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隔绝空气 B.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 C.促进空气流通 4.火灾( )阶段是扑救火灾最有利、最有效的阶段。 A.初起 B.发展 C.衰退 5.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 C.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 6.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用( )捂住口鼻,采取匍匐前进或低头弯腰的方法迅速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离火灾现场。 A.湿毛巾 B.干毛巾 C.被子 7.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提前了解到西藏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 )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8.“氧中毒”往往是因为( )。 A.吸入的氧气太少了 B.吸入的氧气太多了 C.吸入的氧气有毒 9.要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用燃着的木条 B.只用澄清的石灰水 C.先用燃着的木条,再用澄清的石灰水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氮气的作用的是( )。 A.保护食品 B.制造氮肥 C.烧火做饭 11.舞台上,烟雾缭绕的白气是用( )做出来的。 A.水蒸气 B.干冰 C.烧柴的烟 12.制作碳酸饮料要用到(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16分) 1.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 2.空气质量的好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空气清新的程度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 3.火灾时,要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切记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 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极少,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 ) 5.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很可能会醉氧。( ) 6.空气很轻,没有重量。( ) 7.氧气是医疗用品,大量吸入也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 8.烧水的时候要用木柴,因为木柴是可燃物。( ) 四、排序题(8分) 我知道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步骤(填写正确的序号)。 ( ) ( ) ( ) ( ) 五、简答题(8分) 1.怎样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六、实验题(10分) 在探究二氧化碳特点的实验中。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边移动玻璃片边用手轻轻_____瓶口的气体,闻一闻二氧化碳的气味,发现二氧化碳_____。 (2)烧杯内一侧放入两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沿烧杯另一侧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发现_____。 (3)把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振荡烧杯中的石灰水,观察现象。发现_____。 (4)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的性质。 七、综合题(12分) 在探究“纸锅燃烧”的实验时。 (1)纸锅模拟的是_____。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