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一、填空题(26分) 1.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_____。 2.动物、植物之间具有_____关系。食物链常从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终止。 3.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_____。 4.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_____、空气、水、_____、_____等基本需要。 5.一定空间内的生物连同它周围的环境构成了_____。 6.生物需要适宜的_____,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需要。 7.在阳光的照射下,_____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_____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_____,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二、选择题(20分) 1.植物的生长和人类一样,也是需要营养的。但是,植物是如何“吃饭”获取营养的呢?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第一步是将叶片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叶片绿色消失 C.实验现象是滴加碘液后叶片的一部分变蓝紫色 2.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写出的食物链是( )。 A.黄雀→螳螂→蝉 B.螳螂→蝉→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3.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C.某一物种的消失,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生存 4.燕子的栖息地是( )。 A.房檐下,室内的墙角、檩条处 B.大树的枝丫间 C.墙壁缝隙 5.为了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我们要做到( )。 A.加强环保宣传 B.排放污染物 C.乱砍滥伐 6.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是为了更好地( )。 A.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体内的水分 B.吸收水分释放二氧化碳 C.吸收阳光 7.验证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时,先将植物在黑暗处放24小时,目的是( )。 A.消耗植物体内贮存的淀粉 B.停止根的吸收作用 C.降低植物温度 8.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时,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目的是( )。 A.降低温度 B.使根的吸收作用停止 C.消耗植物体内贮存的淀粉 9.在草→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期内蝗虫的数量会( )。 A.不受影响 B.增加 C.减少 10.下列关于栖息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B.动物的栖息地是固定不变的 C.栖息地为生物提供水、光、空气和食物等 三、判断题(20分) 1.光合作用和食物链说明在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是可以转移的。( ) 2.在绿叶制造养料的实验中,用于检验淀粉的是碘液。( ) 3.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 ) 5.食物链实际上就是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 )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栖息地。 ( ) 7.建立野生动物繁育基地不利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8.森林中有许多的小动物。( ) 9.很多植物需要种植在土壤中才能存活,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土壤。( ) 10.植物一生中,生长所需的养料全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 四、简答题(12分) 1.在20世纪初,在美国凯巴伯森林中生活着4000头野鹿,森林中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保护鹿,美国开展了除狼行动,25年后,鹿的数量达到10万只,但40年后,只剩下8000只病鹿。 (1)写出短文中的食物链。 _____ (2)分析鹿的数量先上升后减少的原因。 _____ 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过去,人们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来自土壤。17世纪,有科学家在一个大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5千克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100千克,以后的五年,科学家除了给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