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35936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01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991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
  • cover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呼吁大家共同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特此开展此次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常见电信诈骗的种类和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学会如何识别和避免电信诈骗,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3. 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详细讲解各种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2.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运用防范技巧,避免上当受骗。 三、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案例一: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至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 案例二:2024年2月11日,受害人小李(10岁,学生)在家中玩手机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明星宋雨琦的助理,称可以送刘某宋雨琦的签名照,李某信以为真。为领取到明星签名照,李某按对方要求发送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后对方称由于李某是未成年人,造成其公司账号异常,现在需要李某配合解除异常,否则就报警把李某的父母抓走。李某很害怕,只好按照对方要求使用其母亲手机支付宝进行操作,在将短信验证码发送给对方后,对方便不再联系。两天后,李某母亲发现支付宝中花呗被刷走24000元,询问孩子后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案例三:12岁的小林在玩游戏时,进入了一个游戏群。群里有个人在发摇奖的图片,小林点击图片后,有个人添加了他为好友,对方自称是某某警察,需要按照他的方式来操作,不然让小林的父母坐牢,并且发来了一张警察工作证的图片。小林很害怕,便按照要求将母亲银行卡的钱转入对方账户,共损失2.4万元。 案例四:15岁小陈在家收到QQ好友信息,对方称其微信无法登录,需要小陈帮忙转钱给朋友。小陈同意后,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扫码转账800元。随后,小陈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自此发现被骗。 案例五: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某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某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 案例六:2024年2月12日,受害人小陈(11岁,学生)在微信视频上刷到了一条可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于是小陈便扫描视频上的二维码,随后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小陈按照要求操作后,对方却称小陈操作不当导致其账户被冻结,银行将会转走小陈妈妈银行卡里的所有钱。小陈感到很害怕,这时对方又称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指导小陈解除账户冻结。于是小陈便与对方开启视频通话,对方要求小陈用摄像头对准妈妈的手机,并在对方的诱导下查看了妈妈的银行卡信息,随后将微信零钱通里的钱提现到银行卡中,期间小陈妈妈的手机多次收到银行发来的验证码。一系列操作过后,对方还教小陈将转账记录、验证码短信等信息删除,直到次日小陈妈妈发现微信上的转账提示才知道被骗,于是报警,共损失145480元。 (二)知识讲解 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特点: 1.犯罪手段多样 2.犯罪行为隐蔽 3.犯罪成本低 4.打击难度大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1.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2.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