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时期时代,记录着人类文明初期的文化与生活。 1 2 3 4 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陶器用陶土作为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 窑温在900—1050度。用彩绘颜料装饰过的陶器, 称为彩陶。 半坡型 庙底沟型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圆底或 平底盆 大口、 小底、 曲腹 长颈 短颈 无颈 小口 宽肩 双耳 1.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 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 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 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 吗? 彩陶 旋纹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 2.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3.依据这组人物的装扮, 说说他们的舞蹈具有什么意义。 4.仔细观察,说一说 人面鱼纹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锯齿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彩陶 旋纹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锯齿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 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美丽的多方连续图案,均衡对称,活泼生动 。 依据这组人物的装扮,说说他们的舞蹈具有什么意义。 彩陶 舞蹈纹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彩陶纹饰-动物纹样 彩陶纹饰—自然纹样 彩陶纹饰—人物纹样 彩陶纹饰-几何纹样 具象纹样 抽象纹样 彩陶鱼纹图案的变化 彩陶鸟纹图案的变化 彩陶蛙纹图案的变化 青铜器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制范 陶模:“模”、“范”,都是制作陶器的工具。 浇箸 去范 打磨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制成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四羊方尊 商代 青铜器的种类 兕觥(sigong,音四公) 甗(yan) 戟 匜(yi,音仪) 编钟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水器 车马器 秦始皇陵铜车马,秦代 农具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青铜器的纹饰 凤纹 夔龙纹 象纹 蝉纹 青铜器的纹饰 乳钉纹 蟠螭纹 云雷纹 四羊方尊 商代 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 边缘的棱脊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学习活动二 后母戊鼎 商代 高133厘米,重875千克 鼎耳:双虎与人头图案 四足:兽面纹 饰带:双龙组成的兽面纹 口 耳 腹 足 利簋(guǐ ) 西周 口 耳 腹 圈足 座 利簋(guǐ )西周 簋腹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 “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双兽头耳及垂珥 方座饰有 兽面纹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 夔纹组成的 兽面纹 莲鹤方壶 春秋 高118厘米, 重64.28千克 通体满饰蟠螭纹。 腹部四角各攀附立体飞龙。 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盛开的双层莲瓣,中立一鹤,昂首舒翅。 圈足下两个卷尾兽侧首吐舌。 东汉 马踏飞鸟 “马踏飞鸟”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 使马的重量落于一足,其余三足悬空,利用视觉的对称均衡感,使飞驰的飞马 有了泰然不动的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 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奔马昂首扬尾, 三足腾空, 头微左顾, 右后足踏一飞鸟, 飞鸟两眼似鹰, 展翅回首。 高118厘米 高133厘米 思考·练习 纹 饰 对比不同时代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 莲鹤方壶 时 代 器 型 用 途 结 论 利簋 视 觉 效 果 铜奔马 商代 西周 春秋 东汉 鼎 簋 壶 特殊形 陪葬品 素器 礼器 双虎食人首纹 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