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41803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57568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4张,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1)通过汉朝的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人事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25年 220年 曹丕 灭汉 建魏 光武中兴 东汉中期以后 党锢之祸 豪强兴起 军阀割据 巩固大一统 ———西汉强盛 延续大一统 ———东汉兴衰 回望大一统 ———两汉文化 四大隐患: 王国问题、匈奴问题、外戚宦官专权、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9年 西汉灭亡 王莽篡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汉黄老思想 公元前180年 公元前140年 公元前87年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汉文帝即位 汉武帝登基 独尊儒术 汉昭帝即位 重现大一统 ———西汉建立 时空定位 新 一条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两个时期、两种治国思想、两个治世 大一统 大统一 一般指的是疆域的统一,即所有的地方都归于一个政权统治。新莽、曹魏、民国都短暂的实现了大统一。 大一统:不仅有疆域的统一,还包含了思想、文化、民族、经济的统一。秦朝 、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和清朝,这几个朝代都曾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特点:疆域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思想大一统; 民族大一统;经济大一统。 历史悠久,正式始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本义:“大一统”在本义上是指“尊崇一个以时间开端为标志的统绪”。 引申义:“大一统”观念与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密切相关,亦即强调“一体化”“统合化”是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理想与目标。“大一统”思想是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反之,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是以建立、巩固和发展“一统”格局为旨归。 概念释疑 (一).西汉的建立 背景 楚汉战争刘邦取胜 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刘邦(汉高祖) ▲ 西汉形势图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 汉初社会处于怎样的境况?思考是什么历史原因导致的? 面对这一境况,汉初统治者将会如何应对? 1、原因:①现实原因:汉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一)西汉的建立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2)思想:遵循黄老无为 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 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政策:采取“与民休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黄老无为: 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不妄为、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 2、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4)结果: (一)西汉的建立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3、西汉初年政治制度: 中央官制 汉 承 秦 制 地方官制 郡县、封国并存,威胁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国并行制 汉高祖 分封异性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 诸侯国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 削减诸侯封地 吴、楚等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一)西汉的建立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