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5203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共56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745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PPT,56张,两首,诗经,单元
  • cover
课件56张PPT。诗经两首卫风· 氓邶风·静女普宁华侨中学 秦淑珠 学习重点一、明确《诗经》的文学地位 二、理解《诗经》的表现手法 三、通读《诗经》二首,掌握四言诗的节奏 四、按课文要求背诵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或“诗三百”。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有学者认为是周王经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也有认为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 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包括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本文两篇均选自国风。《诗经》“六义”赋 比 兴风 雅 颂诗经六艺体制表现 手法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赋 比 兴风土之音(民间歌谣)朝廷之音(宫廷乐曲)宗庙之音(宗庙祭祀)周南.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魏风.唐风.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豳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比兴(表现手法)①?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作用———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往往“形象逼真、细节细腻”。 ②?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比喻,作用———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③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作用—发端,增强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比兴连用: 起到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增加韵味的作用,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其他主要表现形式 ① 重章复唱: 作用———表现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诗意递 进,突出内容。 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唱三 叹,更加强抒情效果,突出感情。 ② 双声、叠韵、叠字的大量运用: 作用———形象生动,精确表情达意,描绘事物特征, 加强语意;语音和谐,产生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③ 句式特点: 为四言诗: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往往为隔句用韵。 ④ 语言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一、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剥削压迫 二、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 三、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四、反映劳动生活 五、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 揭露他们的残暴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shūsìyúxiànchíchúluányíwěiyuèyìkuì tíxúnrǔrǔ【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请找出诗中的通假字见:通“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怿,欢喜) 女:通“汝”,你。 归:通“馈”,赠送。匪:通“非”,不是。 爱:通“ 薆”,隐藏,遮掩。(薆,草木茂盛的样子)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字词解释:静:娴静,文雅。其:多么。姝:美丽。搔:挠。俟:等候。踯躅:徘徊。 城隅:城上的角楼。 请解释颜色是粉红色的字词(第一段)那文雅的姑娘呀,多么美丽。她在城上的角楼等我约会去!她躲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抓耳挠头,徘徊不定心里迟疑! 译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