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4058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693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青 春 有 格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行己有耻”的内涵是什么? 1 “行己有耻”的要求是什么? 2 怎样理解“止于至善”? 3 “止于至善”的要求是什么? 4 自能感知 自主预习教材P27—32,思考问题: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自能参与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击,打:格斗。格杀。 推究:格致。 树的长枝。 至,来:格于上下。 感通:格于皇天。 变革,纠正:格非。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格 行己有耻。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自能参与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自能建构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自能参与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3、加强自我监控。 自能参与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自能建构 “微尘”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海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