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65524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1-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60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
  • cover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学好开头这一节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地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 其重点是: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线索,以人类认识史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事例(或观点)为节点,以漫画、雕塑、照片、地图和文字旁白等形式,勾画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四个阶段。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和争论辩论等形式对不同阶段的代表性观点及其认知背景有所感悟,并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要突出科学史、情感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学生学会描述地球的大小,因为地球巨大到难以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的例子来类比地球的大小,比如足球场、操场等。从而让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相对直观的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对地球的形状有一定的科学认知,但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孩子们往往会把球体表达成圆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区分球体与圆形的差异,如平面与立体的差异等。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漫长而曲折,知识面广的学生可能会对历史上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人物有所了解,如亚里士多德、麦哲伦、加加林。大部分孩子了解不多,授课要体现出探索时间的漫长,还要体现出认知的进步,更要体现出探索过程的艰辛。地球对人类而言非常庞大,还子们对地球大小的数据认知没有明确概念。因此引导孩子了解如何描述地球大小之后,重点突出地球相对于人类的大,以及在宇宙中的小,让学生对地球大小有一个辩证地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的形状,会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习探究真理和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观,树立不畏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伞、纸船、乒乓球、圆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是的,它是什么形状,它有多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新知探究:地球的形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难解之谜。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敕勒歌穿越到远古时代,感受古人眼中的大地。学生齐读《敕勒歌》。同学们请说说看: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1)臆想阶段———天圆地方古人为什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把能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这种观点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渡: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分析月食的变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2)推测阶段———月食现象你们看到过月食吗?知道月食的原理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谁来说说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这个结论还是遭到了质疑,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过渡:直到 1522年,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用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地方”“地圆”“地平”的争论,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让我们跟随他的船队来一次环球航行吧!(动画演示) (3)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