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65809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9246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次月
    莆田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是 A. 环境污染 B. 债务沉重 C. 贸易条件恶化 D. 技术水平落后 2. 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面的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距今6000年至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论断来自 A. 史诗 B. 神话 C. 文献 D. 考古 4. 如表中所列内容为古代中国赋税政策的概况。这些政策旨在( ) 春秋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行“初税亩” 秦汉 征收田租、户赋和口赋(人头税),严厉处罚“匿田”行为 唐宋 唐后期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未王安石行“方田均税法” 明清 明“一条鞭法”即征收货币地租;清“地丁合一”、“摊丁入亩” A. 缓和封建土地兼并现象 B. 理顺国家财政治理体系 C. 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实现生产要素科学配置 5. 1876年京师同文馆制定的八年课程:前三年学习语文及西洋史地,第四年授以算学、代数,第五年为几何、三角、博物,第六年为实用重学、微积分、测量,第七年为化学、天文、地质矿务,第八年为政治、经济、国际法。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西式教育普及 B. 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 满足洋务运动的人才需求 D.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 6. 农业的发明之于人类历史乃是划时代的事件,以至于有人称其为“农业革命”。得此结论最重要的依据是 A.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B. 人类从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 C. 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D. 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 7.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出现了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此材料旨在说明 A.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B. 人类文明产生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C. 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阶级、国家、文字 D. 生产力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化的结果 8. 下图是中国占世界经济比重变化图。对该图解读准确的是( ) A. 1700-1820年工业革命扩展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B 1870-1913年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C. 1950-1973年计划经济造成了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D. 2003年后资源配置方式变化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9. 下图是2016年到2019年中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推知 A 政府对移动支付给予大力支持 B. 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 C. 移动支付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D. 支付便捷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10.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居家隔离不能上学的困难,我校开设网课,让学生“停课不停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 A. 网课取代了传统教学方式 B.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C. 互联网有利于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 D. 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 11. 有学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需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是 A.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进步 B. 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C. 配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 D. 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 12. 东亚和东南亚孕育了稻米文明,西亚、欧洲孕育了小麦文明,美洲的印第安人则创造了独特的玉米文明。这说明古代农业文明( ) A. 缺乏交流 B. 深受历史条件影响 C. 惊人相似 D. 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13. 如表所示为明代后期至清中叶有关古代玉米种植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玉米 内容 出处 “玉蜀黍(玉米)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