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74992

高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上册:4.3.3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4754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教,平面,PPT,14张,课件,所成
  • cover
(课件网) 4.3.3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上册 探索新知 典型例题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我国是拥有斜拉索桥最多的国家.斜拉索桥是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依靠若干斜拉将梁体重量和桥面载荷传至桥塔、桥墩.斜拉索安装位置的设计是斜拉索桥设计的重要内容.如图所示,斜拉索AC所在的直线与桥面所在的平面口相交,但是它们并不垂直.不同斜拉索相对于桥面的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如何描述这种不同呢?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如果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就称直线是平面的斜线. 斜线与平面的交点称为斜足, 连接垂足与斜足的直线称为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如图,m是α的斜线 B为垂足,P为斜足. BP为m在α上的射影. 直线 AP 与射影BP所成的角θ反映了斜线相对于平面的倾斜程度.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一般地,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它在该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称为这条斜线与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线面平行时,θ=0; 线面垂直时,θ=; 线面所成角的范围.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例7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 (1)找出BC1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 (2)求BC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 (3)求BD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 (1)∵正方体各个面都是正方形 ∴CC1⊥DC,CC1⊥BC DC∩BC=C, ∴CC1⊥面ABCD,且垂足为C 又BC1∩面ABCD=B,故BC是BC1在面ABCD上的射影.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例7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 (1)找出BC1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 (2)求BC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 (3)求BD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 (2)由(1)得BC1与面ABCD所成角为∠C1BC ∵BC1是正方形BCC1B1的对角线 ∴∠C1BC= ∴BC1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例7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 (1)找出BC1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 (2)求BC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 (3)求BD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DD1⊥AD,DD1⊥DC,且AD∩DC=D ∴DD1⊥底面ABCD,从而BD是BD1在面ABCD上的射影. 且DD1⊥BD,∴∠D1BD为BD1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DD1=a,BD=a,∴,即BD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情境导入 典型例题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例8 中国于2015年实现了“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 如图所示, 为防止电杆倾斜.工作人员用一根钢丝绳作牵拉绳.受周围环境影响, 牵拉绳接地点 A 到电杆与地面的交点C的距离是2.5m. 若牵拉绳与水平地面所成的角为 60°.求牵拉绳与电杆的连接处点B到点C的距离.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 由题意可知电杆与地面是垂直的,所以 BC⊥AC, 且AC是AB在地面上的射影,于是∠BAC= 60°. 在RtΔABC中, 因为AC=2.5m, 所以 BC=ACtan∠BAC= 因此,牵拉绳与电杆的连接处点B到点C的距离 情境导入 巩固练习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练习 4.3.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情境导入 巩固练习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练习 3.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 找出对角线AC1分别在六个面上的射影. 4. 己知AB∩α=A, 线段AB 的长是它在平面α上射影的2倍, 求直线 AB 与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