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76509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450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考,一模
  • cover
祥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中招模拟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A.文字的演进历程 B.书写材料的变化 C.造纸技术的进步 D.手工业技术高超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 ) A.诸侯纷争 B.中原文化中心地位 C.百家争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3.如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交子)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审美观念的提高 4.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全面展现了唐朝(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杜甫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 A.文化昌盛 B.繁荣开放 C.农业发达 D.民族交融 5.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 A.雕版印刷术推广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文化重心的南移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 6.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7.阅读下表,其内容反映了明代科技成就的特点是( ) 人物 贡献 李时珍 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本草纲目》 宋应星 编写《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徐光启 编写《农政全书》,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 A.领先世界潮流 B.注重总结经验 C.致力发明创新 D.深受西方影响 8.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成军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9.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10.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胥:xū,齐、皆)这段材料说明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民族民主革命 11.1927年11月,大别山的农民们以极简陋的武装与敌激战,部队撤入山区时仅余72人。1930年初,中国出现了中央、湘鄂西、鄂豫皖三大革命根据地,另有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