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 一、教学目标 1.梳理和回顾课文中的想象方法,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的乐趣。 2.画出想象中的事物,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 二、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习作指导课 课时建议:1课时 三、教学过程 我们乘坐“想象的飞舟”,在“想象岛”上感受了“反方向想象”和“发散式想象”的神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指印作画,大胆想象,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摘取属于我们的“想象果”。 任务一:学习“交流平台”,梳理方法。 1.交流回顾两篇课文想象神奇之处和想象思路。 2.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三段话,齐读。 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 ———让学生知道大胆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想象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 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这样的想象很奇特。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别的事物。 在宇宙的另一边,想写关于风的习作,要先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大胆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奇异的经历。 ———可以根据风的特点进行想象。 总结: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这节课,让我们也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 任务二:初试身手,指印作画。 1.分别出示横着、竖着和不同颜色的手指印,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找出手指印和事物的相似之处,大胆想象。 ———第一个手指印上半部分很像小姑娘圆圆的脑袋,第二个手指印与小猫咪椭圆形的小脸儿相似,第三个手指印多像大象那笨重的身体啊! 2.手指手指,华丽变身。(出示教材中的三张图片,让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漂亮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可爱的小猫咪在呼呼睡大觉。 ———笨重的大象忽闪着大耳朵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3.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学生摁手指印,拿出铅笔,在手指印画上进行奇思妙想的创作。 4.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作品,主要说说自己把手指印想象成了什么。 例文: 夏天的早晨,小猪、小兔、小羊、小青蛙在树下乘凉,它们的面前有一颗草莓,大家都想要,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小花说:“要不我做裁判,你们比赛跑步吧!”大家都同意了。开始跑了!大家都跑得很快,互相都不谦让,最后小兔赢了,它不想把草莓据为己有,所以它就用小草做成刀,把草莓分成四块,小伙伴们一起吃了起来,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任务三:大显身手,续编故事。 1.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把谁吸引来了?出示: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2.默读。从这句话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夏天”告诉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瞌睡虫”是故事的主人公。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提起瞌睡虫,或许大家并不熟悉,它是中国神话中一种能使人昏睡的小虫,飞进人的耳朵后,人便会进入睡眠状态。在《西游记》中,瞌睡虫多次出现,几乎成了孙悟空的魔法宝贝。我们来看: 孙悟空在五庄观偷了镇元子的人参果,被两童子发现,一顿大骂后,将他们锁于房中,等镇元子回来处置。师徒四人决定连夜逃跑。但要跑出去,必将惊动两童子,怎么办?孙悟空说:“我有办法,让瞌睡虫帮忙,保证让他们睡一个月。” ———吴承恩的想象真是大胆而神奇,瞌睡虫能让人睡一个月———它的威力可真大啊! 在孙悟空偷吃蟠桃、喝御酒时,他“拔下几根毫毛,念声咒语:‘变!’”马上变出几个瞌睡虫,飞到众人脸上。只见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都昏睡过去。 ———瞌睡虫能立刻让人昏睡过去———手软头低,闭眉合眼。 在取经路上,他也多次这样———为了骗观音坐骑金毛犼的铃铛,孙悟空用毫毛变了一个瞌睡虫放在侍女春娇脸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