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一、说课标 《校园里的动物》属于《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这一模块。一年级在这一领域学习内容要求方面是“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以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在学业要求方面“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结合动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动物的异同;能概括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在教学提示方面,首先教学策略建议“合理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以及校园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校园寻找动物;指导学生借助多种工具观察各类生物,开展基于观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可指导学生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观察和感知动物,学习使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其次,在学习活动建议上“运用能识别生物的信息化手段,观察、识别校园或中常见的动物;使用放大镜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绘制不同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受不同动物。” 二、说教材 《校园里的动物》选自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本单元中,教材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备受关注的大型动物转移到了比较熟知的小动物。在第一课《我们知道的动物》的学习后,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工具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情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认知零碎的、不成结构。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 并且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内容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已有经验的保障下,学生对于校园动物的寻访和探究,一定会改变他们原有对于校园动物那些的认知,从以前只对校园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转移到对校园动物结构特点与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会。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 四、说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2.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二)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校园动物的知识和经验判断。 2.学生能在观察中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并记录。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能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