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85725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识字(一) 3 口耳目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4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耳目
  • cover
一上3《口耳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口耳目》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一篇看图识字的课文,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本课时要求认识的5个汉字“口、耳、目、手、足”是学生身体上的5个部位,大部分学生非常熟悉,因此,本课学习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创设“认识身体上的五件宝”这一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场景,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从多种角度立体地去积累、梳理字词,感受识字写字的快乐,并爱上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链接字源,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通过游戏、儿歌,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的词语朋友。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游戏、儿歌,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的词语朋友;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识课题 1.出示《识字1》,通过天地之间的人,引出人身上的五件宝,你有,我有,他也有。 2.引入识字三,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注重了每课内容之间的自然衔接,还通过人身上的五件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于课堂之上,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形义结合,多元识字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猜字(口 耳 目 手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利用字源识“口”字,引导学生观察古文字的口像是嘴角微微翘起的嘴,学生做动作深化对口字的认识。教师出示口字魔法袋,请坐姿端正的同学带大家去寻宝,寻宝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一个个口字的词语朋友,积累了词语,如:口红、口哨、口罩、领口、袖口、创口贴等。交流“口”的作用,由上课回答问题,齐读:用口大声说。 3.观察耳的古文字,触摸耳朵识“耳”字,课件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安静听声音进一步明白“耳”的作用,齐读:用耳专心听。 4.链接字源视频了解“目”字的演变过程,利用课本中的目录,题目等积累词语,进而交流“目”的作用,齐读:用目仔细看。 5.猜测古字识“手”字,做动作读儿歌积累词语:手心手心点点,手背手背点点,手指手指弯弯,手腕手腕扭扭。生活中哪里有手的词语朋友,如:手纸、手套、手机、手表、手链、手提包……交流“手”的作用,见到老师同学要挥手问好,上完卫生间要洗手,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齐读:用手认真写。 6.结合字理识“足”字,古代的足字指的是膝盖以下的部位,而现在足则是穿鞋子的部位。同学们,刚才认识了足字,那上课时我们的双足应该是怎样的?双足放放平。下课时,足又可以帮我们做哪些事呢?学生自由回答。(跑步,跳绳,行走,跳高……)教师及时表扬反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通过字理知识让学生对“口、耳、目、手、足”这5个生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接着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这五宝的词语朋友,了解这五宝在生活学习中作用,循序渐进,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有所获。] 三、儿歌复习,巩固汉字 1.老师把刚才所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上课了,上课了,用口大声说,用耳专心听,用目仔细看,用手认真写,双足放放平,口耳目手足,学习五件宝。) 2.我们加上动作一边读一边做课中操。 3.这么好听的儿歌如果配上音乐读会不会更好听呢。师生配乐加动作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儿歌,做课中操,配乐朗读等形式,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