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因为,所以. 故选:A 2.两共轭复数的差是( ) A.虚数 B.纯虚数 C.零 D.纯虚数和零 【答案】D 【分析】根据共轭复数的定义,结合复数减法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设,则所以 若则,为实数0,若则,为纯虚数, 故选:D 3.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化简复数,利用共轭复数的定义以及复数的运算可得出,再利用复数的模长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则,则, 所以,, 因此,. 故选:D. 4.已知,,则( ) A.4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复数加法法则,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得, , 故选:D. 5.在复平面内,向量对应的复数是,向量对应的复数是,则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结合向量、复数运算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 故选:D 6.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复数,利用复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解出a,b,即可得z. 【详解】设, 则,所以,得, 所以. 故选:B. 7.已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由复数的坐标表示,共轭复数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则. 故选:A 8.在复平面内,复数,,,则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B 【分析】根据复数加法计算出实部和虚部,根据复数平面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z=z1+z2=+=-2+i,所以实部小于0,虚部大于0,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9.已知复数满足,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分析】先求出复数,化成标准形式,再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来判断. 【详解】依题意得,,对应复平面的点是,在第四象限. 故选:D. 10.已知复数,,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解:复数,, .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已知复数,,则复数在复平面内所表示的点位于第 象限. 【答案】二 【分析】计算出复数的表达式,即可求出在复平面内所表示的点的位置. 【详解】由题意, 在中,, ∴, ∴由几何知识得,复数在复平面内所表示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12. .(其中i是虚数单位) 【答案】 【分析】根据复数的减法运算,实部与实部相减,虚部与虚部相减. 【详解】 故答案为: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点A,C分别对应于复数,,则A,C两点间的距离为 . 【答案】5 【分析】根据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求出向量对应的复数,再根据复数的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依题意得对应的复数为, 所以A,C两点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5. 14. . 【答案】/ 【分析】利用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可得解. 【详解】. 故答案为: 15.已知z1、z2∈C,且z1=2+i,z2=3﹣4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1﹣z2= . 【答案】 【分析】利用复数的减法化简可得结果. 【详解】解:z1﹣z2=2+i﹣3+4i=﹣1+5i. 故答案为:﹣1+5i. 三、解答题 16.计算: (1); (2); (3); (4). 【答案】(1) (2) (3) (4) 【分析】根据复数的加减运算逐一计算即可得出(1)~(4)的答案; 【详解】(1) (2) (3) (4) 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答案】(1) (2) (3)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准确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解: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可得. (2)解: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可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