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5367

春之声圆舞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音乐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244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之声,圆舞曲,教学设计,人音版,五线谱,北京
  • cover
《春之声圆舞曲》 教学内容分析: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几首声乐曲中较著名的一首,写于1873年。它原来是一首钢琴曲,现在常以管弦乐曲的形式演出。享有美誉“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其代表作很多,有《蓝色多瑙河》《皇帝圆舞曲》等,要多进行欣赏,感受其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春之声圆舞曲》是降B大调,拍。由引子和几个维也纳风格的小圆舞曲组成。从体裁上讲,带有明显的回旋曲的特点,从音乐情调来讲,旋律清新活泼、流畅动听,充满了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学习时能哼唱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特征。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对管弦乐的演奏形式比较熟悉,对圆舞曲的音乐体裁有过接触,但不是很多, 需要反复聆听作品,品味作品,圆舞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作者约翰施特劳斯 还要加强记忆。 能力基础 学生初步有分析乐曲的能力。他们能够感知音乐情绪、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 要素特点,能发挥要素间的对比,对音乐的情感表现、结构特点加以分析,还需 反复练习加以强化。能哼唱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特征。 思维基础 学生能根据图片的提示及音乐情绪等特点的变化,展开想象,能根据音乐要素情 绪、节奏、速度等变化对音乐结构加以分析,有自己的思维方法,本课可以抓住 不同主题音乐的呈现效果加以思考,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 习惯基础 学生经过五年的音乐学习,有很好的聆听习惯,能够保持安静聆听音乐,在聆听 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歌曲和乐曲。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喜欢聆听《春之声圆舞曲》,愿意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感受音乐的美,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聆听、律动、体验等方法,感受圆舞曲所带来的舞曲节奏感的特征。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管弦乐《春之声圆舞曲》的作者是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能演唱主题旋律。知道圆舞曲均为四三拍。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式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感受乐曲的清新活泼,了解回旋曲式。 教学难点:听辨回旋曲式:引子+A+B+A+C+D+E+F+A+尾奏 教具准备:音乐片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常规训练 阶段目标:发声、气息、听音模三项基本唱训练为唱好歌曲打基础。 (一)发声训练“WU” 要求:1口腔打开张圆,共鸣,循环呼吸。 2注意始终保持好腰腹的力量,同时感受胸腔、鼻腔、头腔的共鸣。 (二)听音,视唱训练 1.Do re mi fa sol la的模唱,以及两两音的和声听辨。 2. 六音列听辨,全体用四拍长音进行模唱 3.和声听辨,学生模唱根音和高音 二、创设情境 阶段目标:通过复习歌曲,使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引出本课教学。 (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美好的心情。 (二)表演唱歌曲《嘀哩 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 三、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知道管弦乐《春之声圆舞曲》的作者是约翰·施特劳斯,能哼唱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特征。 聆听乐曲,揭示课题 初听乐曲,捕捉音乐信息。 学生安静聆听乐曲,教师重点提示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描写的情境是怎样的? 【可能涉及的话题】情绪、速度、节拍…… 有可能的回答:情绪欢快优美、速度中速、节拍三拍子…… 再听乐曲,捕捉音乐主题 (1)教师提议学生二次聆听,试着为根据音乐的情绪配上合适的音乐标题 【可能涉及的话题】美丽的春天;春姑娘;快乐的一天…… 教师小结:表达对春天的美好想象。 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春之声圆舞曲》 (3)了解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它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逐渐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19世纪风行欧洲。有快步和慢步两种。 三听歌曲,补充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