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6046

12《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课件 特色作业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55732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课件,特色,作业
    厂-=-1 !起因 起因 经过1 ①亡羊补牢 寓言二则 ② 揠苗助长 经过 结果 结果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分析】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一起从亡羊补牢的养羊人身上得到教训:知错就改,为时不晚;去唤醒揠苗助长的农夫,告诉他要遵循自然规律;告诉过河的小马,遇事要多动脑筋,亲身实践;在画杨桃的图画课上,明白看问题或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日常小事中、寓言故事里、大自然中,无不蕴藏着无尽的智慧。愿你我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懂得沉思的大脑,去采撷智慧的种子,让心灵变成一座馨香的花园。 学习本单元,要学会根据课文内容,简单地谈谈看法。朗读本单元课文时,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鲁莽行事,就会把事情办坏的道理。 任务一:继续走进寓言故事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明白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会,来学习讲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②谁来读课题?能结合这个字的偏旁,再看着这张图,猜一猜它的意思吗?(和手上的动作有关,表示“拔”)揠苗助长也可以说成是———生接:拔苗助长。 ③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 同学们,这样能帮助禾苗生长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禾苗长大的过程【视频】 过渡:寓言中的人物为什么要拔苗呢,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吧! 任务二:了解揠苗的原因 一、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自读提示: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标上自然段。 检查字词认读。重点指导“截”。 ③故事中写了几个人?拔苗的人是谁呢?发现问题的人是谁呢? ④你能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揠苗”原因,体会“焦急”心情。 (1)学生自由读,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这一段主要写农夫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学生互相交流) ①(课件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A.“巴望”是什么意思?换上“希望、盼望”好吗?(“巴望”是希望、盼望的意思,“巴”这里有急切、迫切的意思,更能传达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B.还有哪个词可以体现他急切的心情?(天天。) ②(课件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从“一天,两天,三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B.禾苗到底长高了没有呢?种田人为什么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学生交流汇报:禾苗在慢慢地长高,种田人太心急了,所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C.谁能把种田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一天,两天,三天”应读得越来越快,重读“一点儿”) ③(课件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标注“焦急”,是怎么样的急?我们看看“焦”的古文字,上面是一只短尾巴鸟,下面是熊熊烈火。鸟在火上烤,这是多么令人着急的事情。这个人心里就像烧起了一把火,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情绪?(心急火燎、心急如焚) A.读一读,比较一下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学生交流汇报:加上了“焦急地”以后,把那个种田人非常急切的心情明确地表达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