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7874

5.3《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日期:2024-05-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39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科版,八年级,物理,一册
  • cover
5.3《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的下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物理量,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 1.本节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2.尝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参与者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密度这一节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法建立概念。也为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物理量打下了基础。本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层,本节可以看成是质量的深化和延续,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一种探索,同时也是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重要基础。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我对本校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的知识技能、实验方法,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究态度情况作出如下分析: 1、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液体、固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在学习速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值定义法,具备了探究物质的密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以及能熟练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和能力,但科学探究能力不强,交流与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欠缺,为此,要本节课密度概念教学时,我将难度分解,逐层递进,分段探究,各个击破的方式方法,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密度概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和开拓型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法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展示:出示铜丝、铁丝、锡丝、水、酒精。 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锡丝,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这里有水和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这种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程度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些特性,我们就能把它们分辨出来了。 2、教师再拿出两杯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 问:这里有透明的水和盐水,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哪杯是水哪杯是盐水?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如果颜色、气味、硬度等都不好区分物质时,我们能不能利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这节课我们通过科学探究来学习一种鉴别物质的新方法。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 二、讲解新课 (一)探究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物质的种类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