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98138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作业设计 (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5-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3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法治,政治,必修,统编,高中,格式
  • cover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部编版 年级及册次:高一年级下册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 本框包括“中华古代法律体系”、“新中国法律成就”两目内容,通过作业设计,引导体会中华法律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课前梳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 2.课前查阅新中国以来我国法律取得哪些成就? 并归纳新中国以来我国法律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体会中华法律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体学生 3分钟 易 发展性作业 思考:我国法律成就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理解法律的本质 全体学生 2分钟 中 课中 基础性作业 1. 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秦律十八种·田律》规定,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卵,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纲罟。该法律内容表明( ) A.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为人类生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中国秦朝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动了封建法治进程 C.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阶级性是法律的内在属性 D.法律要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相符合,不断与时俱进 1.【答案】A 【详解】A:中华法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有益参考,A符合题意。 BC: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法系为人类生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涉及推动了封建法治进程,也不涉及法的阶级性,BC与题意无关。 D:材料不涉及法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相符合,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A。 体会中华法律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全体学生 1分钟 中 发展性作业 2. 随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传统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势,法律很多规定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职业教育法,主要原因是( ) A.修订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B.法所反映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2.【答案】B 【详解】A: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而不是修订和认可,A错误。 B:为适应职业教育在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修订职业教育法,说明法所反映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B符合题意。 CD:材料强调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原因,而这两项都强调法是什么,都不是设问的原因,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C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以生活中的法治实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全体学生 1分钟 中 课后 基础性作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行政强制有查封、扣押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这一规定旨在( )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扩大了公民行使政治民主权利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弱化了行政机关的管理权限 3. 【答案】C 【详解】A:材料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而没有涉及确立法律权威和尊严。B: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是;AB不合题意。 C:材料中,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国家将人权保障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C符合题意。 D:法律规定相关内容是为了规范政府行政权力,而不是缩小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