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99647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3 探索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6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探索
  • cover
探索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利用动手操作归纳出数学结论的方法。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判定方法,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合作交流,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探索活动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条件边角边的获得和使用,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学习步骤和方法。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由于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并且在前两节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和ASA(AAS)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因此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总结出判定条件三,从而解决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难度不大。但是本节课的学习,估计学生会产生以下困难: 1.学生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多种方法的选择产生模糊,甚至没有解题思路。 2.当题目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边或角相等的条件时,需要通过间接条件寻求时,有一些学生产生障碍。 3.学生会在寻找“两边的夹角相等”时,出现障碍,错误使用“边边角”。 4.当图形比较复杂时,对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在发现三角形全等时出现困难,同时容易找错对应关系。 5. 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问题,注重个体差异。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及应用。2.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难点:准确快速地找到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理解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初设情景,激发兴趣  “”的动画效果从学生们都熟悉并喜爱的““的动画中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观看,由玻璃碎裂,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这一“配玻璃”的难题 对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老师的及时表扬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通过欣赏动画,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配玻璃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活动2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温故知新) 两块三角形的玻璃分别打碎为两块,需要更换,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呢 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 玻璃一共有两种碎裂的方式: 图一:碎片1用以复习上一节的知识,即判定条件2—角边角;碎片2用以强调一个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为后面的探索提供帮助。(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给出评价) 图二:碎片3有完整的两条边和一个角,能不能解决配玻璃的问题 (学生出现争论和疑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 以“玻璃碎裂”的音效,给学生较大的听觉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解决“配玻璃”这个难题的热情,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两种碎裂方式,四个碎片,让学生一方面温故知新,另一方面产生分歧和疑问,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3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 (1)按照图中所给的条件,在卡纸上画出这个三角形; (2)用剪刀沿着所画三角形的三条边将三角形剪下;(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3)小组交流,并相互比较,你的三角形和同伴的三角形是否可以完全重合 (由一名小组成员上台展示) (4)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剪纸、观察、比较、展示、讨论等多个环节,鼓励学生去交流,从而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三———边角边。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动手去画,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指导学生动手去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使用剪刀时,提醒学生小心使用,注意安全,也体现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