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4213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43029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沁园春.长沙,课件,38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现代新诗 前: 后: 古典诗歌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摆脱严整格律束缚,形式新、内容新 新诗采用旧体,形式旧、内容新 古典诗歌 诗:古体诗、近体诗 词 曲:散曲、杂剧 五四运动 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句数 可多可少 绝句:四句 律诗:八句 字数 字数不定(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五言、七言 押韵 需押韵,但无严格韵律 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 标志 标题上一般有“歌”“行”“吟”等标志。 词的起源与别称 词兴起于( ),盛行于( ),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最初称为(“ ”)或(“ ”),是用来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 ”)。 隋唐 宋 长短句 曲词 曲子词 诗余 词牌与词的特点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念奴娇”“菩萨蛮”等。它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标题 词的分类 形式分类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风格分类 豪放派:辛弃疾、苏轼等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段落分类: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上片下片,上阕下阕;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 知人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 作品:《沁园春 长沙》《采桑子 重阳》《卜算子 咏梅》等 风格: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论世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过去的战斗岁月,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作。 上片:眼前之景 下片:追忆往事 三、整体感知 一、正音 沁(qìn)园春 漫(màn)江 百舸(gě)争流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岁月稠(chóu) 峥嵘(zhēng róng) 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万户侯( hóu) 沁园春 漫江 百舸争流 怅寥廓 岁月稠 峥嵘 方遒 浪遏飞舟 万户侯 赏析(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阐释 在深秋的季节里,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流去。 点明 时间———深秋 地点———橘子洲头 人物———毛泽东自己 环境———湘江北去 赏析二 思考: 1、一个“看”字统领到了哪里? 2、词人在这几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湘江秋景图? 意 (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寄托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境 意象:词或词组,是个名词。*人不属于意象*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象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遍” 写出红之广,绘出了红色的彻底。 “染” 像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透” 画出江水碧绿清澈。 “争” 画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景象。 品读诗句,讨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句子赏析 品读诗句,看看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击” 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地飞翔的姿态。 “翔” 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