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教学反思 选取赣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巍巍井冈”这一主题,导入中国画的白描(山石),和山水画(黄洋界)两部分内容,分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当代初中生对历史相对模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力求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以线造型和应用笔墨的能力。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增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材分别介绍了山水画的画法,勾、皴、染、点等表现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我主要设计介绍井冈山风景,井冈山石的画法,并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名画家的作品,生动再现了井冈山的骄人风采。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影像资料一方面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以调动学生主动学好白描山石和山水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这篇课文我重在让学生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井冈山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了解到自己很多不足之处: 1.在内容与内容之间没有很好地过渡衔接。皴法最基本的就是披麻皴和斧劈皴,明代董其昌以此为标志,将国画区分为南北宗。由南宗的披麻皴和北宗的斧劈皴再又生发出许多其他许多皴法,譬如解索皴、荷叶皴、折带皴、卷云皴等。因为课时的限制,我只要求学生了解、掌握披麻皴,因为它实在是太常见了。但示范过程中对披麻皴法讲解还不够透彻,以致于学生对于皴法仍是一头雾水。 2.评价语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甚至 没有做到及时评价。 导入环节用时过多,想着让学生尽可能地理 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通过大量的图文及视频进行欣赏教学,导致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应该压缩欣赏时间。 4.学生学习到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地深化。《巍巍井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赣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巍巍井冈”这一主题,导入中国画的白描(山石),和山水画(黄洋界)两部分内容,分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力求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以线造型和应用笔墨的能力。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增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材分别介绍了山水画的画法,勾、皴、染、点等表现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我主要设计介绍井冈山风景,井冈山石的画法,并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名画家的作品,生动再现了井冈山的骄人风采。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影像资料一方面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以调动学生主动学好白描山石和山水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使学生欣赏了解井冈山极其名家作品。 艺术表现: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构成元素及表现方法。 创意实践:让学生运用山石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勾皴染点)会画山石。 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旧址和当年斗争历程的向往和缅怀之情,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请同学们朗读此诗,问:你了解井冈山吗?它有什么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红色摇篮井冈山。(播放视频) 二、活动任务一:欣赏、了解山水画。 1.赏学:欣赏井冈山美景 2.拓学: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参观井冈山革命数字博物馆)。 3.赏学:井冈巍巍,赣水苍茫。我们的先烈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信念和理想;我们的画家,以他们对先烈的崇敬,用饱含激情的笔墨记录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4.赏学悟史:这是当代画家李可染的画作《井冈山》,它在中国嘉德2019拍卖会上以9200万元起拍,最终以1.2亿元落锤。加上佣金,这幅画作的成交价是1.38亿元。下面我们进行一段穿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