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0889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28干将莫邪(教案+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219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西,干将莫邪,2份,课件,教案,中峰乡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王承坤 审稿人: 教学课题: 28课《干将莫邪》第一课时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题 第 一 课时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8课《干将莫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 读、说、议、辩等相结合。 态度与情感 理解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的思想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重点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 难点 理解文中重承诺、守信用、不畏强暴的侠客精神。 教学手段方法 1、配乐朗读;2、读、说、议、辩等相结合。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大胆思辨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推崇“江湖道义”“劫富济贫”…热烈追求“舍生取义”、“一诺千金”…并相当崇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客… 可如今是法制社会,“哥们义气”“江湖道义”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否任何情况下都可适用? 认真学完本文之后,我们再来讨论… 看课件提示,积极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简介作者及作品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故事。写出了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特征的《搜神记》。 《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二十卷。原本已失传,今本是后人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而成的。书中记录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一些富于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识记、了解作者及作品《搜神记》。 了解相关知识,对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课文范读 1、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图片展示需注意的生字。 1、听课文范读录音,注意朗读节奏及字的正确读音。 2、识记生字的读音。 3、集体朗读课文。 将文章读顺畅来,一直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逐段翻译全文并进行朗读练习 1、播放第一段朗读配乐《二泉映月》。 2、译读第一段。 注(1)为:替。(2)乃:才(3)语:告诉。(4)大:长大。 (5)将:带着,拿着。 (6)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翻译: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的妻子莫邪怀有身孕,即将临产。干将对妻子莫邪说:“我替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了我。你生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门望着南山,有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后’。”于是干将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干将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只带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杀了。 3、播放音乐《相见时难别亦难》。 4、译读第二段。 注(1)比:及,等到。(2)所:哪里,什么地方(3)睹:看见。 翻译: 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就问自己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什么地方?”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杀了他。他临离家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赤出门向南望,看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松木屋柱竖立在石头之上。赤就用斧头砍开松柱的背面,拿到了剑,日夜想着向楚王报父仇。 5、播放音乐《好汉歌》 6、译读第三段。 注(1)购:重赏捉拿。(2)亡:逃亡。(3)行歌:哭唱。(4)负:对不起,辜负。(5)仆:倒下。 翻译: 楚王梦见一年青人,额头很宽,说是想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重赏,捉拿这年青人。赤听到这个消息就逃走了,逃进山中边哭边唱。一个侠客遇见赤,对赤说:“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说:“我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