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10692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4-05-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798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关于疫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记载不绝于史。某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对疾疫的文字记载,如疟、疥、蛊等,并且还有“疾年”的记载,这有可能是对疫情的最早记载。下列不是中国古代对于疫病的防治措施的是 A.掩埋尸体,修建饮水道 B.疏通井渠河道 C.建立救治机构 D.发明人痘接种术 2.古罗马曾发生过多次瘟疫,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的惩罚联系起来,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据此推知,古罗马人( ) A.创立巴氏消毒法 B.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 C.修建复合式公寓 D.逐渐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 3.中国古代的一本医书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该作者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关于该医书,说法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B.最早由国家主导编修发行 C.记载了青蒿素的治疗作用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4.李时珍在薪州大疫接诊过程中,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等错误,于是走遍大江南北,积累药物标本,优化前人药物分类,“稿凡三易,然后告成”《本草纲目》。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知识分子热衷科学创新 B.施医用药须经科学实验 C.勘误别类演绎仁医精神 D.师古不泥推动医术完善 5.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B.现实形势需要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普及导致人口高速膨胀 6.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季节性的特点,认为鬼神作祟、气候突变、饮食不洁等情况容易造成疾病产生和流行,探索出了祭祀、隔离、药物治疗等应对方法。这些认知和做法( ) A.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程度 B.控制了传染病的爆发和扩散 C.构建起科学的防病系统 D.确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 7.某医药学著作的序中写到:“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下列有关该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B.体例完备且重视真伪辨析 C.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D.受此启发的研究问鼎诺奖 8.宋朝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免费向疫区染病的疫民施药,以此来帮助疫区的百姓渡过难关。只要有疫情或者灾害发生,宋廷都会对疫民或者灾民提供救助。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B.北宋已经有了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C.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广泛传播 D.对疫民或灾民的救助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9.《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 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10.《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 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 11.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