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16229

第7.1课《风景谈》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4127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1课,风景谈,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谈》 MOUNTAINS 茅盾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青平乐·会昌》 这几句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情景导入 茅盾的《风景谈》写的是塞上风物,展现的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了解塞上风物,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情景导入 一 了解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积累文学常识。 三 二 梳理六幅风景的内容,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作用。 四 体验解放区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分析对比、烘托手法,理解散文“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习目标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作家介绍 作家介绍 (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革命文艺奠基人。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代表作品 创作特色 文学思想 基本概况 人物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观是其文学思想的核心,要求将“最典型的人物事态”放置到“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去展现。 小说:《子夜》《蚀》《虹》《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戏剧:《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文论:《鼓吹集》《夜读偶记》《文艺论文集》《论雅俗共赏》 小说善于选取大题材,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反映时代本质特征。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散文善于使用以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 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作家介绍 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作品简介 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风景”字面释义是“风光景色”。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 在本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在学习文中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赏析。 1.阅读全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参考“沙漠驼铃”这个命名形式,为课文描写的其他画面各拟写一个小标题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2.想一想:这些画面是写哪里的风景或生活? 3.这些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一、赏风景 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一、赏风景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一、赏风景 一、赏风景 2.想一想:这些画面是写哪里的风景或生活? “黄土高原” “北国”“河” 欢歌掮犁夜归的人 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方言、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 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 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 清晨号兵 延安的景 延安的人 一、赏风景 3.文中描绘的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由一部抗战电影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