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一、单元目标 1.认识5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倒、坊),会写26个生字、词语表中的2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 3.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 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马棚、愿意、磨坊“等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5.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焦急地”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6.培养学生热爱图书,爱惜书本的意识。 7.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主动发表意见,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8.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二、单元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3.借助插图讲故事。 4.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5.能学会小组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得出探究成果。 三、知识框架 课文:《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语文园地五》。 教学要点: 1.认识5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生字,2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 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提供的词语。 5.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看插图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6.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联系实际,谈类似事例,明辨是非,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7.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8.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视频、课外书 五、教学时数 12.寓言二则……………………………………2课时 13.画 杨 桃……………………………………2课时 14.小马过河……………………………………2课时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1课时 语文园地五……………………………………2课时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则寓言故事并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懂得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 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学生齐读。 3.“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理解“亡”和“牢”的意思。 4.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解词。(板书:丢失、羊圈) 5.明确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寓言主要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羊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两只)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二)请大家快速浏览1—3自然段。说说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