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2231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84545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故 的 都 秋 郁达夫 飞花令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 古典诗词中的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古典诗词中的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秋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活动一:寻文眼 1.找出本文的文眼,并说说你的理由。 “文眼”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它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 在作者看来,故都的秋(北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点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悲凉”。 活动一:寻文眼 活动二、觅秋景,品画美 思考:故都的秋景中,哪些景物或哪些描写展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并谈谈你选择它的理由。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这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了。 活动三、缘景觅情,体会“我”对故都及秋景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认为“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就是文学里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他自己的散文中更是体现了这一特征,你能体会到本文中郁达夫独特的个性气质吗? 1.解题悟情: 当你的目光落到文题上时,你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文章题名为“故都的秋”,为何不能是“北平的秋”呢?你觉的哪个更好? 故:过去的,曾经的,老旧的,有一种眷恋之情油然而生。都: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同时暗含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故都的秋”是情景交融的表达语言。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文本寻情: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北国的秋)浓烈情感的句子。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活动四: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走近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