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35488

第二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309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地理
  • cover
第二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0月14日是2023年的第二个“世界候鸟日”,该日候鸟日的主题是“水:维持鸟类生命”。我国每年都会在候鸟南飞的时节采取了多重措施,加强对候鸟迁徙栖息地保护。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获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该候鸟栖息地包含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五个保护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设立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区主要目的是( ) A.维护生物多样性 B.扩大养殖规模 C.增加耕地面积 D.开设游乐场所 2.以下做法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区的设立理念相符合的是( ) A.陡坡开荒 B.修复湿地 C.围湖造田 D.竭泽而渔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人口和经济状况下,为了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是将水资源相关消耗折算成水域面积的综合核算方法。下图示意2010一2021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北京和天津,主要是由于河北省( ) A.人均水资源量少 B.水资源短缺 C.农业生产耗水量大 D.水源水质差 4.京津冀三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B.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C.降水量较平均值偏多 D.水源质量不断提升 PO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简称,主要来自于防治农林害虫的农药,青藏高原周边现有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峰值的出现时间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南亚是人口和农业的密集区 ②青藏高原面积广阔 ③季风与西风带的多方向输入 ④低温多雪利于沉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 A.夏季 夏季 B.夏季 冬季 C.冬季 夏季 D.冬季 冬季 7.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周边国家停止POPs的使用和排放 B.周边国家支付生态补偿和修复资金 C.通过工程措施切断POPs的输入路径 D.开展国际合作,推广POPs的替代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噪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的主要公害之一。城市噪声来源广泛,危害较大。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普惠民生福祉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8.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特点是( ) A.影响范围有限 B.会生成多种类型的污染物 C.噪声声源集中 D.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9.城市噪声污染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降低空气质量 ②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③损伤人体听力 ④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防治城市噪声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 A.居民全天佩戴耳塞 B.在不同功能区间设置隔离绿化带 C.工业区禁止汽车鸣笛 D.关停高噪声企业以减少噪声声源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如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完成下面小题。 11.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 ) 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 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 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 12.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