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36472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曲撷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86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教学设计,理太,讲话,大哥,刘大哥
  • cover
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单元 戏曲撷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教学 目标 1、能有韵味地跟唱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2、知道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曲,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 3、感受豫剧魅力,积极地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学 重点 能有韵味地跟唱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教学 难点 能有韵味地边表演边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片段。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音频片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新授课: 《木兰诗》 花木兰的故事最原始的版本是乐府民歌《木兰诗》,在《木兰诗》中是没有刘大哥这个人物原型的,豫剧是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加入了刘大哥这个角色,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讲的是,花木兰和将领们在行军途中,有一位刘大哥消极懒散,抱怨道“男人们每天活的如此的累,吃苦的事都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在外行军打仗如此辛苦,女人们在家里却享清福”,听到这话,花木兰便站出来为女人们辩护“刘大哥这话说得太不公平了,男人们在外打仗辛苦,女人在家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在家里纺织,上有老下有小,没日没夜的干活,为远在战场的将士们提供吃的和穿的,咱们身上吃的穿的都是她们辛苦劳作出来的,怎么能说女人们在家享清福呢?”说的刘大哥羞愧不已。 豫剧简介 是戏剧的一种,是在传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统称“豫剧”。豫剧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手法,经过上千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意象和形象高度融合的表演形式,它凝聚了历代中原儿女的智慧,堪称中原文化的艺术性代表和缩影。它以高亢明亮的音调、清晰的吐字咬字以及鲜活生动的艺术表演,享誉海内外,被西方人赞誉为“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发音特点: 豫剧与普通话相近,主要是阴阳四声差异,即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河南豫剧主要采用中州地方方言发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京剧的知识框架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四门功夫(唱、念、做、打) 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 京剧的念白(京白、韵白) 京剧的表演特点(虚拟性、程式化) 京剧的音乐(文场、武场) 京剧的舞台美术(脸谱等) 豫剧名家简介: 常香玉(1923年-2004年),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到各地巡演,用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曾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戏曲知识介绍 二八板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本文就给大家分享了豫剧二八板知识。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