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38007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作文“人与自然关系”导写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253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 cover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作文材料两会“微镜头”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审题立意指导附范文4篇 【真题再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们共商国是。 某位代表发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为民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问道:“太湖好一点了吗 ”“没有蓝藻了吧 ” 老师在作文课上向大家分享了以上发生在两会的“微镜头”,并提出了以下三个任务: 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的家乡环境,也在时代发展中发生着变化。请陈述你的观察发现,在此基础上,谈一谈保护家乡环境的有效施。 (2)自古以来,自然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寄托他们的悄致,而诗人也以笔墨赋子自然无限生机。行走在山水草木之间,你又有怎样的故事 请写一篇记叙或抒情散文。 (3)两会上,代表与总书记的偶然对话,恰恰体现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自然之间的深刻互动。 你对“生活·自然·发展”有何思考和认识 请写一篇议论文、请选定一个任务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解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这段材料来源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的对话,凸显了人民、自然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询问,体现了对人民福祉和生态环境的重视。材料中提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太湖的水质变化”成为关键点,它们共同指向了社会发展与人民福祉、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太湖环境、蓝藻、家乡环境、保护、自然、山水草木、诗人的灵感、故事、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自然互动。 关键内容: 1、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会议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心人民福祉,询问太湖环境改善情况。 2、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变化,提出保护措施,并鼓励学生分享与自然的互动故事。 3、提倡思考“生活·自然·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撰写议论文。 【审题立意】 任务一:家乡环境的变化与保护措施 以家乡环境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角度:可以从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平衡的维护、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强调个人或集体的行动对于家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立意:关注家乡环境在时代变迁中的具体变化,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1)“家乡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科学治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环保策略”、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 2、任务二: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 通过记叙或抒情散文形式,讲述自己与自然山水草木的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以及自然对个人成长、情感塑造的影响。 角度:可以选取山水草木间的具体经历,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感悟,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立意:通过个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抒发个人情感。 “自然之美:生命的滋养与灵魂的洗礼”、 “行走在山水间: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草木诗心:自然启示录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3、任务三:生活、自然与发展的关系 针对“生活·自然·发展”的主题,撰写议论文,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关系,倡导在社会发展中兼顾人民幸福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角度: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生活质量的提高、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立意:探讨生活、自然与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个人对于这一关系的认识。 “生活、自然与发展:和谐共生的三维画卷”、 “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