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43052

2024届高考生物模拟卷 【福建卷】(含解析)

日期:2025-05-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58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生物,模拟,福建,解析
  • cover
2024届高考生物模拟卷 【福建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事实不能反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的是( ) A.人体通过反射活动对多变的环境作出精确的应答 B.草履虫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离体叶绿体在合适的条件下仍能释放出氧气 D.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长成完整的植株 2.作物甲和作物乙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的速率和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物甲和作物乙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O2浓度达到a后作物乙吸收的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是载体蛋白达到饱和 C.作物甲和作物乙在无氧条件下仍能缓慢吸收 D.作物吸收的氮元素不能作为各种脂质合成的原料 3.荧光素酶(FL)是变温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萤火虫能发光的原因,其主要的作用过程为:荧光素+ATP+O2氧化荧光素+AMP+PPi+CO2+荧光。下列关于荧光素酶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萤火虫尾部的荧光素接受ATP供能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发出荧光 B.荧光素酶基因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使用 C.萤火虫发光强度和环境温度关系不大 D.捕捉萤火虫时,可以根据光强大小捕捉到最有活力的萤火虫 4.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好氧细菌被变形虫状的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长期共生成为线粒体;蓝细菌也通过类似的过程演化成为叶绿体。下列证据不能支持这一学说的是( ) A.叶绿体内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占比远大于外膜,接近于细菌质膜的成分 B.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且其核糖体的结构与细菌类似而与真核细胞差别较大 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有两层膜,外膜成分和真核细胞膜类似 D.线粒体和细菌基因表达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B.若该二倍体生物是果蝇,该图所示的染色体是果蝇的部分染色体,则该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XYd C.若这是某鸟类的部分染色体,则该鸟类产生精子ABd的概率是1/4 D.该细胞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应含有的基因是A、a、B、b、d 6.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缺乏核膜的阻隔,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发生,此现象只能出现在原核细胞中 B.转录的起点是基因的启动子位置,在图中DNA的a侧 C.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向前移动,b就是mRNA的5'端 D.翻译和转录不同,是核酸信息转换为蛋白质信息,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同位素标记法是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的方法。下列生物学研究中同位素使用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3H可以标记氨基酸的氨基、羧基和R基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C.DNA复制方式的探究实验中可以用14N标记亲代大肠杆菌的DNA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标记的水进行光合作用,环境中可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18O2 8.下表是某医院在2005—2008年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住院患者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从表中可以得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量和这种细菌的耐药性呈正相关 B.这种细菌耐药性的提升是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有利变异 C.可通过更换新的抗生素,将细菌对原抗生素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D.我们应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抗生素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