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十一 认识我国的区域(二)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1.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东临东海和黄海。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2.区位优势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为水运、水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了“T”字形区位优势。 1.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沛。 2.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3. 土壤:土壤肥沃。 4. 河流: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5. 自然资源丰富。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 (1)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3)土壤肥沃。 (4)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2.主要物产:水稻、油菜、棉花、茶叶、柑橘、蚕茧、淡水鱼等。 3.农业发展特点:是我国水稻和淡水鱼的主产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三、“鱼米之乡” 1. 工业发展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四、沿江工业地带 2. 长江沿岸地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长江提供廉价的水运。 (2)水陆交通便利。 (3)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4)市场广阔。 (5)农业基础好。 (6)自然资源丰富。 (7)人才、信息、科技等具有优势。 1. 主要城市 (1)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2)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五、人口和城市密集 2. 上海市发展的条件 (1)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2)不利条件: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
课件网) 专题十八 认识地区(二) 第一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 自然环境 1. 范围: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般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大陆,以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等岛屿。 2. 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3)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部与亚洲之间隔红海。 3.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4. 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主要地形区:东非高原(其上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的岛屿)。 5. 河流 (1)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水量季节变化大。 (2)刚果河:非洲第二长河,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刚果河比尼罗河流量大的原因 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大;盆地地形易于积水;而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 6. 裂谷带 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长的断裂带,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 二、 物产与经济发展 1. 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 刚果民主共和国盛产金刚石(被誉为“中非宝石”);南非盛产黄金;赞比亚盛产铜矿,有“铜矿之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