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45462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1.2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284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1.2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8.1.2 用频率估计概率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卷网-出版,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下册第八章;教材内容:随机试验与古典概型、用频率估计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数据的直观表示、样本平均数与标准差;地位与作用:本章内容为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下册第八章,以往学过的数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确定性.但在自然界与科学实验中,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做试验可能会得到多种不同的结果.对于这些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本章将进行探讨.此外,人们在工作和研究问题时,常常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然后用一些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一定的推断.本章我们将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意义,认识古典概型的特征及概率的简单性质,学习用频率估计概率,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并采用统计图表描述和表达数据,使数据直观可视.我们还将结合实例,理解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学情分析 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通过用频率估计概率学习,理解频率、概率概念、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推导过程,掌握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职教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偏弱,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需通过以试验来引出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内容,较说教而言,更具说服力、效果更好. 学习目标 理解频率、概率概念;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明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推导过程,掌握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频率、概率概念;明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推导过程;掌握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不是所有的随机试验都是古典概型.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下一粒某种类型的种子,种子“发芽”或“不发芽”这两种结果出现的机会不是均等的,某篮球运动员投篮时,“命中”或“不命中”这两种结果出现的机会也不是均等的,那么,如何来求这类随机事件的概率呢? 根据问题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答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上述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如果用古典概型来确定概率,显然不合适.一般地,我们可以用有关统计数据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值.例如,为了确定某种类型种子发芽的概率,可以从一大批这类种子(设为n粒)中随机取大量种子(设为m粒)试种,然后用种子发芽的频率作为种子发芽概率的估计值.探索研究 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可靠吗? 先来看抛掷硬币的试验.我们知道,抛掷构造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历史上有许多人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以验证这一结果,如下表所示.抛掷均匀硬币观察向上的面时,利用古典概型可以算得正面向上的概率为,不难看出,以上学者通过大量抛掷硬币的试验得到的频率值,均可以较好地作为硬币正面向上概率的近似值. 事实上,在大量重复试验过程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很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